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ico众筹项目划分_ 知乎傲慢雨偏剑

技术类

区块链本身领域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底层、技术协议、技术方案、与其它技术融合等类型。

技术类整体表现最好,因区块链目前整体还在早期阶段,技术和协议尚未遇到瓶颈,所以此类项目开发过程可能会比较顺利,团队能够看到成果、持续前进;

同时这类项目属于区块链本身进步的基础,产品可能迅速为下一阶段市场所使用,所以开发目标和前景较为明确;

技术开发的项目周期较长,目标较长远,开发团队在组建之初可能就有所准备,能够长久坚持工作;

最后是技术开发需要水平较高,需要拿得出真材实料,这相当于设立了准入门槛,一些以捞金为目的的团队可能会因此选择更容易从概念上做文章的领域出发,而不是选择这种难度更高的领域。

金融类

利用区块链进行流通、兑换、交易等经济功能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所、风投、贷款和以加密货币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内容。

金融类项目同样是少量发展良好、大量不靠谱的状态。虽说金融方面是区块链及加密货币最容易契合的领域,但因为加密货币当前和现实结合十分薄弱,所以只有少量幸运选中了目标的项目比较顺利,而大部分都推广不利,还有不少只是在加密货币领域中空转,市场需求很小。

网络应用类

利用区块链方案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或进行传统软件功能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搜索引擎、广告平台、内容发布、电商平台等类型。

因为互联网服务和区块链结合更容易一些,虽然同样有落地困难的问题,但并没有像很多现实应用那样不靠谱,而是和区块链本身的发展境况比较一致,这个问题需要区块链本身的不断前进以及时间来解决,在目前来看,广告、数据、版权这些领域与区块链结合还是前景一定程度可期的。

现实应用类

单独划分出来以和上一个做区分,主要是和现实活动产生了关联的区块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实体生产、建设投资、租赁出售、医疗交通、慈善组织等类型。

当前区块链技术远未到大众广泛认知和普及的阶段,加密货币很难进入现实生活中,这样很多与现实结合的区块链应用基本无法实用。2017年有许多项目号称要在某一领域应用区块链改造,实际上只是能更有效地塑造概念,便于营销,而根本落不了地,我在去年对大量的此类项目进行了直接否定,但这类项目还是层出不穷,关键还是已有的在已有的、熟悉的、便于理解的概念上加上区块链的技术光环,很容易打动潜在投资者,更容易营销。除了这些老领域+新概念外,还有一些已有产品的项目号称要进行区块链改造,但也只是用已有产品来增加可信度去打动投资者,融来一大笔钱,实际开发中要么改造工程停滞不前,要么还是保持了原有框架,只是用了加密货币一个噱头。和现实结合的应用类产品是一个大坑,轻易不要跳。

娱乐类

以区块链参与娱乐内容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押注、游戏赛事、社交聚会、影音直播等类型(其实这一类可以分入两种应用类,但由于在线押注和电子竞技项目较多,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我觉得不如单独划为一类)。

在广度上基本只有游戏平台、电子竞技、直播、押注这几个方面,同质化特别严重,在深度上,绝大多数从根本上不知道如何让游戏娱乐和区块链深入结合,项目始终没有明确的规划,自然缺乏进一步开发,最终不免停留在单纯娱乐内容的推广上。所以在这几个领域竞争者甚多,但基本都未拿出有亮点的产品。

加密货币类

项目的本身就是一种加密货币,基本没有关联意义的。

从开发角度看,山寨币本身就是其开发目标,不需要进一步开发,只需要进一步炒作,如果炒作没有生效,将立即进入僵死状态,最终整体表现这么差就是情理之中。除此外,山寨币也是一面镜子,从他们的概念和行为上对标过去,可以发现,很多所谓有内容有目标的项目,其实就是借了ICO东风重新包装的山寨币,本质上和2013年的那批并没有什么区别,很快大众就会纷纷意识到这一点。

ico项目现状分类

我将这些已完成ICO项目的现状分为四类:

活动

项目网站正常访问、社交媒体运转正常或源代码短期有更新。(由于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在统计时满足条件即记录为“活动”,预计其中或有很多项目并未真正开发,但要精确统计这一点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诸多人力,本文将不讨论这一问题,再次提醒,活动的项目只是表明团队仍有音讯,不保证他们一定在开发)

停滞

网站能访问,社交媒体内容极少,长期无内容,或无开发相关内容,源代码不更新。(由于是否实质开发仅从网站链接和社交媒体渠道难以界定,所以采取了保守估计,只有明显的无实质开发行为的项目才会计入这一类,总体数量偏少)

失联

网站能访问,社交媒体有二个月以上无内容,代码无更新,除此外仅有官网而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且源代码无更新的项目一并归入此类。(无联系方式的项目直接归入失联,可能会有错判的,可能有的项目留有通讯软件群组的信息公开与联系方式,此处不进行区分,一个筹资百万千万的项目连社交媒体和公开渠道都不建设和维护,本身就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和垃圾项目归为一类不冤枉)

废弃

网站无法访问,社交媒体不更新(如果存在的话),源代码未更新。

高危类型ICO项目

在这一节,我着重讲述几大类死亡率最高的项目类型,提醒谨慎入坑,一个项目是否优秀不一定容易判断,但是是否劣质是有经验可谈的。

建筑类

涉及到大规模建设的项目,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坑,比如要建设世界最大水族馆的、要贯穿俄罗斯建设光缆的、要在一个山谷建设加密小镇的等等。这类项目一是需要资金规模巨大,不可能由散户支撑起来;二是应选择传统渠道融资,各方面须严格的审核管控,而不是选取毫无监管的ICO渠道;三是这种工程需要专业的团队,仅靠程序员是无法成事的。所以这种项目投了就等于肉包子打狗了。

慈善类

搞慈善的币基本全军覆没,什么分布式慈善平台、慈善基金、人道主义基金之类,无论它是什么形式,无论怎么吹得天花乱坠,看都不用看。道理很简单,即使是现实中有严格监管和审计的慈善组织,也往往被质疑,何况互联网中随时可能消失的独立网站呢,如果一个慈善基金真的想用加密货币搞慈善,那直接收比特币、恒星币之类知名加密货币好了,何必要ICO呢。

代持衍生类

基金、期货、期权等代炒币代投资项目以及类似的养老基金、机器人交易基金别信,一方面是币给谁都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中靠谱,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他们会对你的币负责,另一方面是就算他们是经营基金,世上也不存在什么稳赚不赔的交易策略,反而是越深入交易越容易赔光,在加密货币本身就风险巨大的基础上,去搞金融衍生品就是风险的平方,90年代股市的许多明星操盘手,最后大都是破产、坐牢和跑路,兴衰得失可以此为鉴。

生产相关

啤酒币、拍电影、香蕉生产链、电容器生产、赞比亚挖宝石、加利福尼亚勘探石油....五花八门的这类生产相关的币,大都是讲述得利润极高,仿佛从中能掘金,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好一点的是生产厂家缺钱了从加密货币中弄一笔钱补窟窿,其它的干脆就是拿了币跑路。

行业相关

泵社区专用币、地质学家的专用币、盐业专用币、富豪专用币、教徒的币等等,主打专业或理想色彩,但实际上不值得相信,如果他们真想使用的话,用已有的成熟加密货币就可以了,没有额外创造一种币的理由,更何况币本身是没有行业特征的,泵社区的币能被地质学家使用,反之亦然。

夸大其词或危言耸听类

这类币往往在宣传上十分夸张,比如“革命性的广告平台”“至尊信用卡”“人类向不朽前进”“统治一切的终极交易平台”之类,我觉得用这种广告语的正常不了,实际上也是,它们基本上都挂掉或失联了。

传销类

这是一个典型的类别,代表就是bitconnect,大约在2017年12月开始,出现了很多类似的项目,共同特征是推出一种币,号称要以其为中心完成钱包、交易所、借贷、智能合约、电子商务等一系列功能,但在网站内容上并没有任何实际方案,只是一味地说这个生态体系的未来前景。商业模式是通过把币借出去获得“利息”,诱使用户购买和锁定币来获得奖励,在许多币被锁定不会动用的情况下,轻易拉高币价,让币的持有者产生财富果然增加的错觉,进而更多地买入币,期间还辅以拉下线获得额外奖励、多轮募资价格相差悬殊来制造稀缺感等策略,最终形成一个螺旋。这类是典型的传销币,一定要经得起诱惑,不要参与。

押注预测类ICO

区块链技术在透明防伪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和回报丰厚的押注游戏结合在一起效果很理想,二者合作构成了很强的吸引力,让很多团队都来开发这方面的区块链系统,造成类似产品泛滥,低劣化、同质化极其严重。问题就出在这里,商机已经足够大,区块链此类软件的开发成本和开发难度又极低,且不谈运营时稳赚不赔的收入,仅仅是众筹时远远超过实际开发需要的募资额就足够开发者赚得盆满钵满了,甚至他们根本没必要在开发上欺诈,因为募资本身就是欺诈了。我不建议投这类项目的原因是,首先过多的项目分走了原本就很有限的潜在用户,结果可能是任何这种游戏都没有足够的使用者,投资回报是空谈(币有韭菜无脑买是另外一回事),其次是开发成本和筹集财富严重不对等,相当于投资者被天价坑了,最后是过多的项目中,真正能投中未来有发展的可能性很低。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几类ICO中的典型雷区,当然这些并不是所有,只是有代表性的,我们可以从这类典型项目中发现特征、举一反三,进而增加自身的思考和甄别能力。

ico众筹项目划分

ico众筹项目划分

分享到:更多 ()
靠谱免费最好的手机挖矿app推广 炒币圈交易所注册链接 手机挖矿微信群联系方式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