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孩子在学校经常互相攀比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引导?@黄章晋ster

孩子在学校经常互相攀比怎么办?

六岁的儿子不想让同学看到我骑电动车

九月一日,我们家老大成了小学生。

我不会开车,不能让孩子妈天天早起开车送他,我特意买了一辆电动车。

儿子看了新车很开心,特意让我载着他在外面转了半个小时。

但是,我第一天骑着电动车送他上学,快到学校的一个转弯处,他突然说,爸爸,我们能不能就在前面那个栏杆那里停?

没问题。我立即应下来,把电动车停在转弯处,下车走了两百米才到了校门口。

第二天第三天,每回他都要求停在转弯处,不开到校门口。

第三天快到转弯处,我提前说,你看到那里有辆面包车吗?我们就停在面包车后边怎么样?儿子说,好呀。

我看机会合适,问儿子,是不是不想让同学看到它呀?儿子说,是,我说,那我们以后就停面包车后边,谁也看不到它。

现在,我们像玩一个默契的游戏,每天快到那个路口,会看面包车旁边有没有空位。

儿子对车的敏感,其实是对阶级的敏感。

他读的是个私立学校,校门口有个专用停车场,家长的车,基本上是奔驰宝马特斯拉,而我们家孩子两岁就能准确分辨所有汽车品牌。

我回家告诉老婆,老婆说,难怪呢,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光为车这件事,这孩子有好多小心思。

我们家没有车,一直借了朋友的本田开,十几年的老款,用得很习惯。

第一次开车带他开学前看学校,回来后,他问东问西最后绕一圈问,妈妈,我们家的车为什么不换新的。

老婆没放在心上,顺嘴就答,汽车就是交通工具,这车好好的不用换。

上学第一周,老婆送他上学,有次在停车场,他等旁边没人才下来,路上问,妈妈,你说外面能看到我们车里吗?

当时老婆以为这只是他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个,这下全明白了。

孩子攀比阶级的本质

突然想起十几年前,一位朋友给我讲的孩子眼中的阶级的事。

这位朋友是上海一家国际学校的老师,当时他还组织一群志愿者办了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搞得有声有色。

有次,他利用假期组织了一个特殊活动,带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探访安徽农村老家,让他们了解一下陌生的故乡。

刚进村,这些平时说普通话的孩子,不约而同地开始讲上海话,个个像是第一次离开大上海,神采飞扬地对农村一惊一乍。

村里孩子见到这些上等人,只能紧张局促地围观,不敢主动上前。这边就更加傲娇,一副好奇又完全不懂安徽话的样子。

很可惜,村里的孩子很快从大人那里得知,这些上海人原来户口都是村里的,他们在上海根本被人瞧不起,立即自信起来,安徽话说得特别响亮。

回到上海后,那位老师借此机会结合孩子们的经验,仔细地讲解中国的户籍制度和身份制度,按今天的标准,这纯粹是给孩子们洗脑。

记得我当时听他谈起此事时,忍不住问,这些孩子,也不过十岁出头,这么早讲这些,是不是太残酷了?他们能理解这些吗?

他说,社会的残酷,孩子不是通过知识才知道的,而是自己感受到的,这个真实社会,可能孩子看到的远比成年人想象得更残酷。

他们什么都懂。尤其是农民工的孩子,他们无时无刻不处于歧视之中,即使在学校,会被老师和同学孤立,从小跟着父母被赶来赶去。教他们那套骗人的话才是真正的残酷。

真正的残酷,是他们若不能从被歧视状态挣扎出来,会无由排遣压抑和愤怒,若他们摆脱被歧视地位时,又会和那些歧视者一样,觉得这个社会一切都很正常。

他这番解释,我当时半信半疑,现在才深觉它的洞察力。

今天中国的基尼系数远比印度、美国要高,但你看网上自信的年轻人,不要说印度美国了,甚至谈起韩国,都是这样的语气,韩国的阶层固化多严重,你的明白?

当然,也许阶层固化现象中国不严重,毕竟首富进监狱的比例,大概只有俄罗斯能比了。

当年,我第一次听到孩子们对阶级问题如此敏感的故事时,从没想过,我的孩子有一天会因此敏感而自尊。

不过,我的孩子虽然六岁就已有这种敏感,但他没把这种刺激像沙粒一样层层包裹起来,而是能说出来,现在还能完全相信我。

只要孩子相信我,我就对他有信心。

原文微博@黄章晋ster

孩子在学校经常互相攀比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引导?@黄章晋ster


孩子爱攀比家长该怎么引导?

和平主义者2012:不,我觉得你的自信并非因为儿子的坦诚,而是来源于虽然你现在骑着电动车,你老婆来来着旧本田,但只要你愿意,随时都能整来一辆路虎给孩子扳回面子这件事。

未妨惆怅轻狂:其实本质就是把孩子送到这样的“贵族”学校,必然胖攀比,什么私立,停车场保时捷、我不会开车,都是要突现自己XX,然后又顺倒一耙,什么基尼系数,好像在呐喊,这真TM精分里里外外都被你说了,我说什么,我对你孩子有信心,对你没信心,小孩子从小这样。

SIVLAZ:太对了,家里有老底,即使是踩共享单车都不会觉得自己没面子,而是有钱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荔枝果冻冻冻:一切的自信与淡定源于经济实力!

庄小贱以后住这里:无非就是一个富人叫大家买平价货大家都说会过日子 一个穷人叫大家不要陷入消费主义陷阱大家觉得他买不起还整别的理由 要是博主没钱说这段一长串又要被说买不起还bb 这个b的也只能真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才能有底气来吹。

我就是拉普拉斯:那我倒觉得层主在第二层,博主其实在第三层。是的,你说的没错,自信本身来源于有扳回面子的能力;然而博主有这能力也不好面子不装逼么不是?即追求实力,有实力了也不装不得瑟,这不矛盾呀,境界也挺高。


OMSoul:在我们这儿,骑车接送孩子的家长都趾高气扬的,这说明住得离学校近,说明……

刘忠焕微博:说明本地人,马上有拆迁,强过你开宝马。

仲祖轩:我们这里也是,提溜着小滑板车步行来接孙子的老太太最牛了。省会市中心老城区,省立示范幼儿园。老师在家长会上说,我们附近停车很困难,请家长自觉,不要开车接送孩子,实在太远的(顿了一顿),就坐公交来。

我家有个小蒙娃:同在魔都,小朋友对汽车牌子完全不感冒。从小家里有车,但小朋友最喜欢坐的是地铁和公交车,上小学后天天电瓶车接送。小朋友脑中的所谓阶级都是大人或者周边环境灌输的。

ZZEANNNO:初中是某豪宅集团旗下的贵族学校,校门啥车都有积灰的劳斯莱斯都不胜枚举…但是最有钱的还是那群坐飞摩来学校的,家里住半岛上的别墅出小区门还得一点距离才到学校就坐飞摩了,其次就是走路来学校的小区某个出口紧挨校门。


倒大霉bot:老故事再讲一遍:小时候饭局我跟我弟都在,大人问我弟如果你爹在你们学校门口卖白薯咋办。虽然没问我但我心里想肯定得躲开,我弟特别响亮说让同学都去我爸哪儿买白薯去。我当时瞬间感觉非常惭愧,我弟比我强,这个事儿我记到现在。

雪梨哒:我小时候对这件事也有观察,当时觉得是来自人跟人自尊心的差异。可后来我自己经历了歧视以后我发现其实就是包袱问题,坦然面对,早丢早舒心。

没有称呼的昵称_:深有感触,我婶婶是街边卖玉米的,流动商贩经常跟城管躲猫猫的那种,以前小时候跟我的同学出去逛街遇到她都会刻意走远,生怕她叫我被同学知道,整个家都靠她这份工养着。去年带男朋友回家,出去逛街时特意带去街上找她,当时能看出她的不自在,走了后她哭着给我发了个语音说:你不嫌我丢人吗?

区块链神吐槽:每个人都有尊严的需求。


胡紫茶:可能是我肤浅了。我觉得,可能您对孩子的信心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孩子的坦诚,还包含了对自己的认知: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换个奔驰宝马特斯拉。


大弥勒漫画:很负责的说,你小孩六岁能这么敏感,一定是受大人影响,潜移默化的结果。这年龄的小朋友和同学交流都基本在你好,再见这个水平,面对充满无穷无尽的新鲜好奇的新世界,哪有时间在意自行车还是汽车这种破事。

85号拉勾100年不许变:我也觉得是家长的问题,两岁认识汽车品牌难道不是家长教的?我们也是私立学校。基本都是爷爷奶奶接都是步行电动车!至今没有任何不妥

收银机与禅_:“我们家孩子两岁就能准确分辨所有汽车品牌。”你以为谁教的。


svestka:很多家长因为无法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条件而心有愧疚,我觉得大可不必。既然出身无法选择,那我们就努力做好自己,也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承认自己的局限,同时正面评价自己也会让我们淡定很多。

svestka: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值,担心付出得不到相应的结果,焦虑由此而来,这很正常,而且是普遍存在的。我想大环境我们无能为力,那么为孩子提供高质而不是贵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十分重要,比如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给孩子极大的安全感,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而不是只强调成绩。

emma的恐龙:我小孩巴不得天天坐电动车上学,等红灯看到同学还兴奋的打招呼,小孩哪有那个心眼,家长教育灌输还是首位的。


机车贵:2017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的基尼系数在4.670。输入差距较大,接近收入差距悬殊。印度在0.3-0.4,相对合理。

waltz_BDBDBDBD:基尼系数是不低了但是中国的基尼系数高的核心原因是农村地区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所以农民的收入起不来,这个是地理位置决定的,不是户籍制度。你真要说贫富差距,同样在城里,中国的贫富差距是远远小于欧美的,印度就别说了,人均GDP只有中国的1/4,有什么好比的,城里都穷得和农村一样。

区块链神吐槽:印度很大一部分是贫民区,统计上来讲贫民区里的人都不能算人。


豪华七对11:现实如此残酷,以至于你必须正视它,才有可能与它相处,任何的说教都是一种逃避。


阿悠---:在能力范围内,让孩子体面,是父母的天职,是尊重他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的尊严。忆苦思甜真的挺吓人,会摧毁很多温情的东西。所以我至今不肯给我爸买贵重的礼物让他在邻里面前装b,是因为他不愿意给与我的,我也绝对不会给予他。

月球灯:对啊 我小学有班主任,很自豪的在我们面前说: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就是节俭,忆苦思甜,用的书包都是破的 打补丁的… 我tm无语,但是就觉得她女儿好可怜,又不是给不起孩子,哪怕是正常水平的东西 都好过可以给孩子整这些在别的同学面前怪尴尬的。


不英万夜美人希:小孩只看到了第一层,怕电瓶车老本田不上台面,实际上能读那个私立学校的,家庭条件不会差,大家都知道的。

京城第一母老虎:前面的都很同意。不过看到最后,我觉得博主的自信并不完全来源于孩子的相信和坦白,主要还是有经济实力的底气。感觉博主没有奔驰宝马特斯拉不是没钱,而是没号或者对车兴致不大。如果经济上只负担得起电动车,可能是另一番心境。


图画涂画:我最难受的一点就是,很多群体控诉社会歧视的存在只是因为他们是受害者,一旦成为获利者,他们就成了此歧视文化的支持者。

陈生大王: 孩子对财富、阶级的敏感远超想象。我朋友的小孩幼儿园,已经明确知道自家760i比730i高级,并由此嘲笑同学。

季诺碧亚:大人的态度也很重要,如果大人本身依旧敏感,孩子自然能感觉到,并很难克服。家长泰然自若,有对物欲坦然的心,孩子能获得这种坦然的可能性也会更高。

僖溦苓:他说,社会的残酷,孩子不是通过知识才知道的,而是自己感受到的,这个真实社会,可能孩子看到的远比成年人想象得更残酷。真正的残酷,是他们若不能从被歧视状态挣扎出来,会无由排遣压抑和愤怒,若他们摆脱被歧视地位时,又会和那些歧视者一样,觉得这个社会一切都很正常。


林歪门:人类天生就能区分「我们」和「他们」,而「我们」存在的前提即是因为有「他们」。「在上海的安徽人」的身份认同感成立于见到「安徽老家人」之时。没有对立面的群体并非群体,而渴望加入强势群体的愿望,则让我们迫切地追求属于另一群体的标志物——或至少,规避那些会显露自身所在群体的标志。


俺要纳妾:教官和娃都做到了对自己真诚。


斗西:其实,我们小时候也一样“早熟”,印象中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经常处在物质上的自卑中了,总有贱贱的同学会拿“我家有啥,你没啥”来嘲笑你。当多数人都有,就自己没有时,很难说服自己“愣自信”。


灯芯绒气球:男孩子爱车是基因自带的,现在小孩接触信息的渠道太广,多的是从小就能指认满大街的车品牌的,“哪种车更厉害”是他们十万个为什么中最常见的,所以就有你们家车和我们家车的比较,家长没法强扭,能做的只有引导弱化攀比,对财力、健康不如自己的多一些共情和关照,如果被歧视那就用实力去赢得尊重。


若若若nancy:我觉得所谓的“攀比”本来就是人的本能,小孩子在这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因为还没学会掩饰。怎么说呢,我会如实告诉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和所能承受的消费水平,并告诉他追求更好的物质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会更加努力。(我不会告诉孩子攀比物质不好这样的观念,这种观念其实就是大人的遮羞布而已)

绿子gold:强调众生平等这种空泛的概念并无意义。事实就是父母们必须咬紧牙去努力创造,有时候在面子上做足也是必须的事,不是为了显示我们牛逼,而是我们也不差。

关里关外关长在:孩子的成长跟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孩子这种阶级观念不是他生下来就明白,自己没经历社会就懂的,有钱无钱跟脸面无关,毫不客气的说,这是家长教育带给的观念,博主因为有钱所以看的透彻,有没有车的问题转移到了不会开车上,而二手十几年的老本田,你其实也带着不屑一顾的跟停车位上的车对比。

Carreman:主要原因是因为上私立学校,一般公立学校要好很多。

双鱼咩咩:有智识的家长敏锐意识到这种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残酷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去帮助孩子思考、排解、淡化并接受,可是相当部分的家长会陶醉于让孩子感受这种财富比拼胜出的快感。哪种孩子未来能走得更远、生活的更有质地?价值观决定每个人的判断。


时代作文: 很正常,这不是什么“残酷”,不过是自尊心的萌芽而已,是潜意识里的“天天向上”。随着年龄增长,慢慢会自我调整,此刻不必强求。倒是那些没羞没臊十多岁了还用袖子擦鼻涕的孩子,才令人担心。


上海土著一只猪:贫穷带给人的压抑感是超乎想象的,无论再怎么掩饰和自我宽慰。骑着自行车还能真正有底气的人很少,除非,骑车的人可以随时买辆大奔。人之常情,无需苛责自己世俗,努力赚钱就是了。


内环幕僚长:钱是人的胆,小孩子很小就能感知。

分享到:更多 ()
靠谱免费最好的手机挖矿app推广 炒币圈交易所注册链接 手机挖矿微信群联系方式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