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2021年中730政治局会议:游戏股暴跌和教育医美 产业经济影响@政事堂2019@前沿观察

官僚政治政策体制分析

原文标题:解读730政治局会议(资本市场影响)

又到了决定下半年经济工作的7月政治局会议。

本次会议的文字极少,但字越少事儿越大,本次会议释放的信息不仅极大,而且也非常的细。

在政事堂看来,本次会议最重要的,就是释放了下半年的“宏观急转弯”的这个信息。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最近几次会议:

1、今年4月会议上“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在今年7月被拿掉。

2、今年4月会议上“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也在今年7月被拿掉。

3、今年7月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

“衔接”二字,表达了两年之间的不同,2022年的宏观政策将回归正常,2021年二季度是最后的舒适区,2021年下半年,将是疫情时期特殊政策回归前的“转弯”期。

所以,就像大家能够能直观感受到的,7月1日开始,资本市场的风格回归主旋律,各级监管的力度都在迅速增强,搞得国内外资本都变得异常敏感和不适应。

甚至整个资本圈,都对国务院适时降准后的突发全面降准手足无措。

这种不适应的背后,就是我们已经开启了“急转弯”。

而急转,一般来说有两种转法,一种是减速过弯,一种是漂移过弯。

譬如去年7月会议时提出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减速过弯,用时间来缓冲政策的大角度调整。

而今年7月会议的定调,则是把油门踩到底,颇似今年外交部对美国的“以快打快”,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对各项具体工作提出了“加快”。

  1. 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2. 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3. 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
  4. 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5. 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通俗的总结一下,就是下半年利好新能源产业链、利好“抖音拼夕夕”、利好垄断级央企、利好半导体芯片、利空房地产......

当然,利空的不仅仅是房地产,而是整个需求侧。

因为漂移的时候,是刹车油门一起踩。

对比最近半年多的时间,从去年12月的“需求侧改革”,到年底经济会议的“需求侧管理”,到4月会议的“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再到7月会议,全文没有“需求”二字。

从去年年底的需求与供给并重,到今年年底的重供给轻需求,整个2021年的需求侧经济活动,将是无拐点的直线下坠,医美、课外班、游戏等多个维度的“黄赌毒”都可能会成为坚决遏制的对象。

不要怀疑政策的力度,要仔细对比最近几次的会议对新发展的态度。

从去年7月的“坚持新发展理念”,12月的“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4月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到本次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首次提出了"完整"。

所以结论,还是近一个多月来不断重复的那三个字,下半年的资本市场要看“主旋律”。

https://mp.weixin.qq.com/s/D--m3DxoFDuTbYmrYf1Ayw

江流宛转
游戏和医美是得罪谁了?

政事堂2019
(作者)
历史的车轮碾过的时候,不会在乎你喊一声还是两声。

解读730政治局会议(产业经济影响)

继昨天的经济领域分析,今天从产业的角度,解读一下昨天的政治局会议。

拜登上台以后,产业层面最关键的就是限碳。而昨天的会议中,限碳也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这背后,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中国北方用2/3的碳排放,仅创造了全国1/3的GDP,而中国南方以1/3的碳排放,创造了2/3的GDP。

北方诸省不仅单位碳排放创造的经济只有南方的1/4,而且这脆弱的经济、庞大的历史包袱,还极度依赖于传统能源提供的税源。

随着民主党上台后主导的全球减碳,必然会对相对落后,且过度依赖煤炭的中国北方地区造成冲击。

譬如山西陕西内蒙河南等煤炭大省,产能规模下滑导致的经济总量下行,河北山东辽宁等耗煤大省,高煤价传导至生产端导致成本提升丧失市场竞争力。

重工业的冲击不仅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也会使得依赖工业税的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冲击,工资退休金甚至公共服务都会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企业规模受限利润降低,将无法积累产业升级转型所需的原始资本积,导致中国南北方的差距将以肉眼可见的迅速扩大。

同样,运动式“减碳”也会让全球的分化更加严重,“限弩”式的限碳政策将使得少数发达国家享受到巨大的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陷入到激烈的内卷。

这就是为什么,昨天会议公告中,我们重点提出了纠正运动式“减碳”

对此,我们再把昨天的“会议要求”串联一下。

会议要求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都是“先立后破”中的“先立”,先把新的产业建立起来,先把传统产能的技术改造,之后再去一刀切。

这意味着短期内中国国内的原材料供应会从运动式减碳中恢复,也就间接完成了本次会议提出的“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以及针对北方地区政府的“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基本可以确认,未来大宗是基本涨不动了。

那么,理解了拜登的减碳政策,以及中国的对应,就能够对后续的发展进行推演了。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半个世纪之前,面对日本汽车行业的“泛滥成灾”,美国也搞了一波“减车”,让日本人“自愿”减少汽车的生产出口规模。

一方面,进入到“配给”制,行政的手干预了市场经济,就必然会带来权力的寻租。

另一方面,由于数额被限制,迫使日本企业为了盈利,不得不向利润率更高的先进技术方向迈进,使得基础科技投资大的企业占优。

因此在美国“减产”政策的推行之下,日本大量的中小车企因为“跑部”能力弱,技术落后,丧失了出口配额,无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最终不得不被关系硬、效率高的大企业收购。

活下来的车企,都是跟日本政府有着密切关系的亲儿子,导致汽车行业迅速进入到丰田日产本田的三巨头时代。

最终,凭借着规模效应以及美国建厂,三巨头把美国车企揍的找不到北。

历史总会踩着相似的韵脚.....

半个世纪之后,美国又开始玩“减碳”了,随着我们纠正了运动式的一刀切“减碳”,那么份额必然会倾斜于高效的行业垄断巨头。

而这些亲儿子们,也会趁着七月1日的号角,利用自己的规模与合规优势,缔造出新时代中国的“丰田日产本田”,一大批能反攻北美大陆的中央军。

https://mp.weixin.qq.com/s/FVxufeZdc3afg4sHaErP1A

政事堂2019
微信号:zhengshitang2019
另一个维度看世界

原文标题:年中政治局会议重大变化:2022年稳增长保卫战提前启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的宏观政策转型在7月初已经完成了,今年7月9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

这个变化突然来到,对市场预期带来很大影响(见本公号文章《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犹如去年,5月份之后,央行就进入了“静默期”,应对疫情期间的刺激政策就停止了,但市场不死心,还站在年初应对疫情的惯性上,认为一定会宽松。所以,有些债券交易员亏得很惨。

今年则恰恰相反,因为今年地方债发行相比前两年滞后(见本公号文章《一些异常情况》),回归到了之前的状态,也即5月份可能是发行高峰期,资金面可能会紧张。但意外的是,五月份高峰期也没有到来,资金意外宽松。这还不够,到了7月份又突然降准。

每次市场都猜错了节奏,误判了宏观的形势。
在七月份降准以前,前沿君在7月4日的第12期前沿政策周报中就写了一条分析“稳增长派摇旗呐喊”(见本公号文章《前沿政策周报,等您来!》、《嗅觉、预判,写报告的乐趣(2)》),后来在周报中一直在密切观察各个财经部委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分歧和共识,以及各类政策走向。

今天的年中政治局会议期待已久,非常重要,每个逗号之间的词句都要认真分析。

一方面是宏观政策方面的分析,主要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方向,应该说都有新的明确的信号,比降准的信号更清晰。

另一方面是各类结构性政策和产业政策,这类政策很多早有端倪,每一句话都对应了上半年某方面的行动。

今年三大结构性政策压力:双碳目标、房地产、地方隐性债务,在这次会议上都有表述,有的未变,有的有变化。

另外,在租赁住房、新能源汽车、大项目建设、就业等各个方面的政策,都映照出已进行的一些行动。

前沿君下面重点分析宏观政策的变化,并附带分析产业政策和这次会议没有提什么。

1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窗口期的表述不见了

前沿君在6月份曾紧密关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召开的座谈会的官方信息通稿,可以看出不同的部门对当时的经济形势的分析还是有明显的差别,其中主要表现在6月21日,工信部在对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的分析上比较担忧:

国内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供需、行业、区域和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分化仍在延续,需求持续恢复仍受到 制约,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下游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成本冲击持续显现,一些苗头性问题 和风险隐患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但是,到了年中,除了对于物价走势在不同部委之间的判断有明显的不同之外,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判断比较一致。

即在去年下半年经济逐步恢复、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下半年经济增速会逐渐降低。

那么,这次年中会议如何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呢?

我们先来看一季度的会议是这样表述的:

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这两句话,第一句是综述,说了经济运行好的地方,开局良好,第二句讲的是存在的问题,“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但总归还是属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

但是,今天的会议表述是:

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

这个表述与一季度相比,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更加乐观,不仅仅是开局良好,而且是“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但问题仍然与一季度相似,“不稳固、不均衡”,而且“不稳固”放在了“不均衡”前面。

我们如何看这个最新的判断呢?

第一,这个表述更加客观、平衡,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发布会解读年中数据时,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表述是:

今年上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持续拓展和巩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统计局对外发布经济形势的判断显然也是经过认真研讨,内部达成共识之后的用词。

但这个用词并没有被今天的会议完全采纳,而是去掉了“稳中加固”的表述,说明对于经济形势,并没有完全采取积极乐观的观点。

同时,可以看到,在此前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中,总是要与2019年比较,也就是如果指标达到了2019年的水平,就认为是恢复到了常态,如果没有,那说明没有恢复常态。

比如在去年12月份的zzj会议中提到“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今年4月8日金融委的会议,也提到“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恢复常态”。

但是这次没有再提有没有恢复到常态,我认为主要是疫情冲击之后,有些领域就无法恢复常态。比如消费的增速、基建的增速,必须承认会长期性地处于当前的低增长水平。

这也是之所以延续一季度的“不稳固、不均衡”的原因。

第二,对外部环境的判断更加不乐观,“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这里特别提到了疫情演变,恰好当前国内又在遭遇一波新的疫情冲击,对旅游业、消费都会带来新的冲击。

但外部环境的复杂不仅仅是指疫情,还包括中美关系的走向。

第三,关键的表述确实消失了。

一季度zzj会议延续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现在这句话终于没有了。

正因为窗口期的存在,所以今年上半年可以说,各方面政策都压得很紧,从地产政策、地方隐性债务管理政策到双碳目标政策,每一个都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有利于高质量发展。

窗口期的提法估计在以后都不会出现了,这个窗口期很短,只有半年时间,也已经结束了。下一步是要统筹考虑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经济正在。

2最重大的变化: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

这两个表述应该是这次会议传递的最重要的宏观政策信号,虽然并不是第一次提。

前沿君在7月18日第14期《前沿政策周报》中就写了一条分析《 2022 年稳增长保卫战提前启动 》,现在仍维持这样的分析。

跨周期的表述并非此次会议首次提出,通过前沿政策数据库可以查询到,最初提出是去年7月的zzj会议。7月12月,在经济形势的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到。

但是,同样是“跨周期”三个字,去年7月提和今年7月提方向大不一样,根本不是一个含义、一个概念。

去年7月份提,是因为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经济前景未来较好。跨周期传递的意思是政策要收紧,要避免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

从“跨周期”到“不急转弯”是一个思路延续下来的政策,方向是紧,只是后来强调不要转得太急。

但是今天的会议再提,恰恰相反。正如上文分析的,下半年经济增速肯定会逐季走低,所以现在跨周期是要应对的明年经济下行的压力,未雨绸缪,就如去年年中未雨绸缪今年会高增长一样。

如果说,去年的跨周期是朝向偏紧的方向,那么今年的跨周期就是朝向偏松的方向。

所以,现在的“跨周期”和“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就是一个思路延续下的政策,这个思路估计至少要管半年到一年。

其实这样的工作也早已开始了行动,我们监测到许多这方面的信息。

比如,6月9日的国常会,研讨的题目是部署“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要加强前期工作,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合理把握今年明年投资力度。

再比如,7月中,据媒体报道,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地方专项债项目前期工作。要知道,今年的专项债进度还远远落后于预期呢。

在上周的政策前沿周报中,我们也分析了发改委某位副主任在岳阳参加完一个会议后,在湖南湖北的调研,陪同的还有国家铁路集团。

在湖北,他明确表态支持沿江高铁、民航发展、三峡枢纽联运转运体系、铁水联运等重大项目。这应该是为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做调研,也为明年储备项目。

明年是地方换届年,按照过去的惯例,这个时候上的新项目会比较多而且十四五的大项目今年准备之后,明年很多项目就会启动,所以明年这方面的力度会加大。

在今天的会议上,同样再次强调了相关的工作,比如:

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

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这些显然都是为明年的稳增长做准备,而且特别强调了“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也就是可以计算GDP增长的投入,稳增长的行动在四季度是要打响了,会不会提前要再观察。

今年上半年基建增速7.8%,但两年平均只有2.4%,基建已经非常弱了。所以,是时候要加快了,最近呼吁加大基建投资的声音也很多。四季度和明年,应该要发力。

但是,这种发力也不会像过去四万亿一样大刺激,最多是稳住当前水平,或者略高于当前水平,或者说力求不进入负增长区间。

3为什么说货币和财政政策都会有新表述?

上文分析了,已经进行的降准已经代表宏观政策方向的变化——虽然细节很复杂,央行引导多看价格,别看数量。(本公号文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详细分析)。

但是这次会议还是可以看出进一步的信号。

先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稳增长工具就是专项债了,这是一个2019年就被现任金融司司长提示风险的领域,但是一直仍然是中央请客,地方买单,发行力度和节奏由中央定,地方按照中央要求来发行债券。

虽然最近强调要加强地方人大对地方债的监督,但看来是很难。

7月20日,财政召开了上半年的发布会,其中专门解释了专项债发行力度为什么慢于往年。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今年专项债券恢复常态化管理,适当放宽地方发行时间要求,这样既不会影响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也可以有效避免债券资金闲置。

二是实行了穿透管理和绩效管理,这种严监管也带来了发行的滞后。

但是,那次会议只解释了过去,对于下半年到底怎么办,只有含糊的一句话,“财政部将指导地方合理把握发行节奏,做好信息公开,发挥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这句话等于什么也没说,决定是否及何时加快发行,这个启动器可能也确实不掌握在财政手中。但这次会议说得很明白了:

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去年为了应对疫情,中央预算内投资下发很快,到了7月份已经宣布下达了90%。今年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信息发布,但肯定会慢于去年。

除预算内投资外,这里要求“合理把握”专项债发行进度,如果没有后面半句话,这个方向仍然是不明确的:什么是合理把握?但是,有了后面这句话就很明显,年底和明年初要见效果。

在一个多月前,在一次内部的交流中,前沿君就被问到,12月会不会形成专项债发行高峰?

我当时也无法判断。现在看来,如果年底明年就要形成实物工作量,专项债还要提前一些发,今年的3.65万亿可能还是要发完,至少不会留太多个明年。

对于财政政策,还有一个总表述: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

近年来,中央对财政政策的表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提法,比如“加力提效”、“提质增效”、“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这里不逐一展开分析。

今年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但一季度和现在的提法,“更可持续”都没有出现,一季度强调“落实落细”,这次会议强调“提升政策效能”,但这个提法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比如,去年10月份的国常会:

要求进一步抓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今年5月份许hc在政策吹风会上介绍直达机制:

要求切实抓好直达机制落实,提高财政政策效能。

今年1月份,刘k接受新华社采访也提到了“提升政策效能”,其解释是:

一方面,将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另一方面,注重节用裕民,更加突出绩效导向。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更可持续”已经退出,“提升效能”主要指直达机制。

这是财政政策的动向。下面说货币政策的新动向。

如上文所说,货币政策的一个明显变化降准,已经发生了。但是这次还是有一些新表述: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要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这与一季度的表述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变化。下面是一季度: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万年不变的表述,意义不大,具体要看各个时期的公开市场操作,比如最近也突然逆回购加了一点点量,可能与近期金融市场的波动有关,也与月底有关。

变化的是在“增强宏观政策的自主性”,这句话很有意思,含义很丰富。

前沿君在政策数据库检索“宏观政策的自主性”是近年来第一次出现的表述,但是如果去掉“宏观政策”之后,可以检索到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相关的自主性有三处表述。

第一处是2016年5月,权威人士答问中提到:

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第二处是今年1月8日,易行长接受新华社采访,专门谈到了货币政策自主性。

“2020年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较好地起到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提高了货币政策自主性。”易纲认为,去年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主要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

第三处是今年1月份孙司在央行研究发表的文章《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在预期稳定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于2019年8月在市场力量推动下首次“破7”,又在短时间内调整恢复均衡“反向破7”,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减少了外部掣肘,增强了货币政策自主性。

这一段内容讲述的主要是央行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举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操作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得到体现。

所以,对比分析下来,很明显,宏观政策的自主性主要是在汇率政策上。
今年上半年,汇率主要是升,受益于中国经济恢复增长、出口火爆、美元疲软等因素,人民币升值让央行喊话,不希望持续走强。后来也自然走弱了。

最近金融市场出现短期震荡,汇率突然出现了贬值,可能与一些市场传言(圈内有提到)有关,也与当前的趋势有关。

“自主性”的表述显然是有明确所指,也就是应对下半年美联储的缩表行动,中国肯定不会跟随采取收缩的货币政策,中国甚至可能会在降准后,继续采取宽松的政策,让汇率继续波动中平衡。

美联储缩表曾在2013年带来了缩减恐慌,全球新兴市场受到影响。

这次,从去年开始启动宽松,中方监管高层都一直在担忧放松一时爽,回收火葬场的效应。这以去年郭sq在陆家嘴论坛的讲话为代表,他讲了很多次了。

这也说明,在应对美联储的操作,甚至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中方应该是早有准备,政策的应对工具都在箱子里,随时拿出来。所以,“自主性”的表述等于亮了明牌了。

4很多领域的新表述

除了上述宏观政策领域的新变化外,在这次会议还可以看到在其他各个方面的政策新变化,隐含了很多新的方向。下面做一些列举,可能并不一定全面。

1)

比如在产业政策领域,很多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很热的赛道了,这是长期趋势,所以还会获得政策支持,而且现在要发威的是财爷,要注意邹jy上周末的讲话:

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将成品油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限制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耗,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引导绿色低碳出行;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安排资金促进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对节能环保政策实施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应用推广试点工作。

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相关分析就不展开,本期政策周报会有专门的分析。

2)

再比如:

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这是7月15日国常会的议题"确定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措施”,会议要求促进农村电商与农村寄递物流融合发展、分类推进“快递进村”、深化寄递领域“放管服”改革等。

国新办在7月26日还专门召开了一次政策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

3)

再比如:

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关于遏制两高项目方面,可以参考前沿君之前的文章《“两高”项目的难题,又是一轮供给侧改革》,这方面工作一直没有放松。

但是相比一季度的会议强调“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次提得更为严厉,要求纠正运动式“减碳”,显然中央对某些现象和行为不满。

最近环保部和解振华都在一些会议或讲话中透露将会发布1+N的政策体系,这个提到“尽快出台2030年达峰行动方案”,下半年肯定要发布了。

有了这个顶层设计的文件,上半年各种纷纷扰扰的讨论和争吵可能会少一些,也有利于市场统一预期。

4)

再比如,“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这个表述在一季度的会议还是“建立”,虽然没有公开发布,但显然机制已经有了,下一步是落实。

5)

再比如,

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7月2日,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这是针对去年蛋壳公寓引起的反思,专门针对新市民、青年人在大城市的住房而设计的新制度,与过去的公租房、保障房、廉租房都不一样。

这个新制度还是有很多创新的地方,相关细节在7月11日第13期《前沿政策周报》中已经分析了,这里就不展开了。韩z后来在住建部的会议第一项议题也是与落实这个意见有关。

近期市场有一股声音,鼓吹房地产调控放松,参加发改委年中座谈会的中信建投的首席也有这样的观点,但显然这不代表政策的方向,在7月25日的《前沿政策周报》中也提前专门进行了分析。

6)

再比如,改进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这方面未来可能还有政策要出,最近蔡昉也在提数字经济时代就业政策的3.0版。这句话主要针对《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最近字节取消大小周、京东宣布涨薪都是在这个政策出台前后的主动行为。

996不是福报,这样的政策早就该出了。

7)

再比如,

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生育、养育、教育等政策配套

最近刚刚召开了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教育培训是其中的一个政策,未来还会有系列政策出台,要认真研究相关的动向。

8)

再比如:

做好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

上半年用电增速太快,远超预期,而且当前还在持续,这对煤炭等价格带来影响。电力价格改革也在进行。

如果与发达国家人均用电量相比,中国的电力需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9)

再比如:

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

这显然与滴滴事件有关,展开又是一篇文章,这里不展开分析了。

……

5

没有提什么

观察一个会议的政策信号,除了提了什么,还要看没有提什么。那么,这次会议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内容,但是却没有提呢?

前沿君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内容,这次会议没有涉及。

第一是大宗商品涨价的问题,这是上半年的热点问题(见本公号文章《再说“输入型”不合适了》)。为什么没有提呢?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虽然煤炭等价格可能仍会反复,但已经不是政策关注重点。

即使在一季度提到物价的问题,也主要是“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针对的是重要民生商品。后来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并召开会议落实,《前沿政策周报》在第9期、13期都有相关的分析。这次会议提到的“稳定生猪生产”也属于这方面的内容。

虽然上游上涨,但是易行长也早已对今年全年的物价水平做出预判,这应该也是决策层的判断,物价问题至少不是今年的主要矛盾,所以也不是关注的重点,更不会制约货币政策偏宽松的方向。

第二个是互联网平台监管的问题。这是去年以来的大热点,今年上半年可以说是热点不断,现在市场普遍猜测腾讯会面临什么样的反垄断或其他监管政策压力。

这个政策没有结束,结合数据安全等,将仍会有陆续不断的政策出台。这次不提应该主要与当前市场的压力有关,上周这一轮的市场动荡与教育培训行业整顿等相关,所以暂时弱化相关表述,不代表政策方向转变

第三个是共同富裕行动纲领,在一季度的会议中提到“制定共同富裕行动纲领”,发改委3月份就表态在做这件事,但目前还没有出台,这次没有继续。相关的分析见本公号文章《学习讲话:一个重大方向变化》。

更多的政策动向,欢迎订阅《前沿政策周报,等您来!》,这是一份全面的覆盖经济战略、货币和金融监管、产业政策动向、决策思潮、风险预警等多方面的分析周报。

周报由前沿君和若干精干的资深人士一起,通过强大的爬虫追踪和独一无二的政策数据库,全覆盖精选重要动向,撰写独家分析,挖掘政策风险,预警政策风险。

订阅请参看介绍《前沿政策周报,等您来!》,如有诚意可添加前沿助理微信,但只接受实名咨询。价格不便宜,适合企业高管、专业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不适合茶余饭后谈资用途,或者小白学习用途。

前沿观察
微信号:zhengjingguancha
功能介绍:做中国最好的宏观和金融政策分析

https://mp.weixin.qq.com/s/OOzaA0Tod9gyMl4YTNZC4Q

分享到:更多 ()
靠谱免费最好的手机挖矿app推广 炒币圈交易所注册链接 手机挖矿微信群联系方式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