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教育孩子难度 不妄自菲薄-不拔苗助长-读完一册《姚尧精读资治通鉴》需要多长时间?姚宜修@姚尧

12月14日,姚尧推送了《通鉴十七遍》一文,文中提到希望大家一起互相激励督促,共同完成十七遍的阅读计划。有不少读者认为,十七遍的阅读量过于庞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又说姚尧不宜用主席或者自身的标准来要求一般人,应当适当地降低标准。于是乎,我又拿姚宜修做测试,统计她在周三、周四、周五这三天阅读完《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一 战国变法》各章所花费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图片

对于这张统计表,我还需要做三点说明:

一、12月2日,我推送了带姚宜修读《资治通鉴》一文。不过,在之后两个星期的时间内,姚宜修花在《通鉴》上的时间并不多,主要是在学《数学》。一直有读者对姚尧的教育方式感兴趣,我是不介意说出来了,本身也谈不上什么秘密。至于对你是否适合,那就不知道了,仅供参考吧。

去年初,因为疫情的原因,教育部整合各方面的优秀教学资源,推出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我觉得非常不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图片

我现在的做法,就是让姚宜修跟着这个云平台的课程学习。家里买了台投影仪,把视频投在墙上,这样对眼睛相对好一点。对于她的学习进度,我们尽可能遵守两个原则:一是不妄自菲薄,二是不拔苗助长。

所谓不妄自菲薄,就是只要课程内容学得下去,我们不会阻拦,不会说“你年龄还这么小,怎么可能学得下去高年级的课程”之类的话。譬如以她现在的学籍,是上小学一年级的,但是初中一年级的历史课都已经上完了。

所谓不拔苗助长,就是如果课程内容学不下去,我们不会逼迫,不会说“你为什么那么笨啊,为什么教了那么多遍还是不会啊”之类的话。如果她现在学得吃力,我们就会暂时停止,换别的课程给她学,不让她感觉痛苦。

我觉得,保护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比具体学到的知识更加重要。而且,每个人的天赋各有不同,发育各有早晚。作为成年人,我们无法预知孩子哪方面的天赋具体在哪个时间点上突然开窍,所以尽可能一切顺其自然比较好。像上个月底,她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下册的面积时有些吃力,在做应用题时速度慢且常出错,我就让她暂时停下来,忘记那些烦人的换算,什么“一万平方厘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之类,都不要去想它了,就读读《三国演义》和《资治通鉴》。过了四五天后,再让她接续之前的数学课程,她居然就能学得非常顺畅了。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现在差不多把数学三年级的课程都已学完。正好,前几天有读者质疑姚尧给出的读《通鉴》的标准是否太高,我就让姚宜修来给我做了这个测试。

因此,对于《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一 战国变法》的内容,姚宜修有些是之前读过一遍的。但在上表中,我们都还是一律当作读第一遍来统计。

二、姚宜修在读《通鉴一》时,是只读白话文,没有读文言文的。我觉得,以她现在的年龄和积累,通读文言文或许是要求太高了。刻意追求文言文中的每个字词都读懂,可能会破坏故事的连贯性。因此,上表统计的是只有“白话+姚注+姚论”的时间。

三、姚宜修每读完一章后,我都会要求她复述这章的内容,有时是讲给我听,有时是讲给我助理听,以确保她的阅读不是在混时间,而是在脑海里留下印象的。测试下来的结果,是我觉得基本可以接受。即以《通鉴一》的第四章《文侯图强》而言,她阅读后能记住魏文侯让李克推荐宰相,能记住李克最初不愿意表态,后来推荐的是魏成,但又不明说是魏成,而是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标准,只是不记得这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之后,翟璜找到李克理论时,李克称,翟璜推荐的人,魏文侯都用作臣子;魏成推荐的人,魏文侯都视为老师。故而魏成较翟璜更优秀。只是魏成和翟璜各推荐了哪些人,姚宜修记得不太清楚,说起来磕磕巴巴,我也就没再纠缠,而是让她继续说后面的内容了。

今天跟大家报告这么多,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当有读者说姚尧不要以自己为标准来要求一般人时,我就测试一下我这个六岁半的女儿是什么标准。你说你不敢与姚尧这个常年熟读古书的人相比,这或许还说得过去。可你要说你现在连一个六岁半的小女孩都不敢比,这就说不过去了吧?在不看文言文的前提下,她只需不到六小时就能通读全书。试问,你的双休日能不能挤出六个小时来?她只需二十来分钟就能通读一章。试问,你每天工作再忙,难道就不能挤出几个二十分钟来通读几章?说到底,这事终究是你尽力而为后发现确实做不到,还是你偷懒不愿意做,而给自己找的借口呢?这不禁又让我想到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一文开头的那段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于是乎,我又顺便让姚宜修将《为学》的全文背诵下来,以与诸君共勉。
为学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https://mp.weixin.qq.com/s/wLB04w_I_ISB49dDUtBypQ

姚尧
微信号
yaoyaostrategy
功能介绍
我是姚尧,一个追求青史留名的读书人。

分享到:更多 ()
靠谱免费最好的手机挖矿app推广 炒币圈交易所注册链接 手机挖矿微信群联系方式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