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K站_币看余芳_运营自己的社群文化_哔哔News

K站是针对数字资产、以及区块链行业的一个付费内容社群。

K站是连接世界的节点,同时它将作为币看的一个子站点发布在原来的App当中。

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社区的模式,把在区块链行业的项目自媒体还有公司,高效方便地连接在一起。大家可以在各自的K站小社群里,管理粉丝,通过打赏的机制让大家能自己去运营自己的社群文化。

站在K站的角度,每个人都在构建自己的区块链内容与社区的节点,那我们连接在一起就是区块链世界内容的生态。

大家可以在这个生态里面,不仅仅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各自所需要的资源同时也可以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

K站_运营自己的社群文化

为什么觉得现在是搭建社区的最佳时期?

我本身是做社区出身的,以前在华为的时候也花了三年时间做过一个比较成功的社区。从零开始打造成全球最有名的一个知识站点,它的用户更多是华为高级的技术专家,所分享的内容也都非常精品。当时这个项目更聚焦在华为17万员工,我认为这样的模式可以搬到一个更大的环境里。

在2013年,当刘洋和我说到数字货币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项目非常的新颖,而且用户群遍布在全球。当时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这样的知识社群和内容,当时加入数字货币行业是冲着内容垂直社群来的。

但那时候数字货币的用户群很少,大概30-50万,整个数字货币行业缺乏专业人才和专家,那是一个几乎没人知道数字货币资产及区块链知识的阶段。专业领域的专家,或是例如吴忌寒这种大V,内容型的大咖都非常少。

一个金字塔顶端的人太少的话整个社区是构建不起来的。所以当时评估不适合做社区。

其实也有很多同行(如币科技)在那个时期尝试做社区类型的东西,现在来看整体内容的水平都是偏低的。因为大量的内容都来源于普通的用户,用户对于内容的构建又是停留币的好坏真伪上,更多的没有内容的精品输出。所以我当时放弃了。

那什么时候才是好时机呢?

余芳:去年下半年,符合社区的多样化特点开始出现。从单一的比特币话题丰富到知识技术和业务场景的讨论。

加上ico的出现,尽管它伴随着很多泡沫型的项目,但是它表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社群的特点,就是多样性。这个特点对社区是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但那时还不是一个好时机。对用户来说,因为大家投机的情绪和逐利的思想太严重,没有关注于项目和技术本身。经过2018年开始这样一个熊市的洗礼,大部分的泡沫型的项目已经开始裸泳了,大家的关注点转移到项目的真伪,逻辑性是否靠谱,项目的技术含量以及未来的创业模式是否合理上,会真正去关注一些非常本质的东西。

对项目方来说,我们团队也奔走在很多的国家,同时接触到了很多币种的技术团队。

dash这种市值很高的项目,他们其实非常苦恼于社群的维护和管理。特别是在中国地区,qq、微信、telegram、Steemit使用非常纷繁,发布一些非常重要的通告的时候都很痛苦。

如果去找大型媒体,那这个项目的宣发的成本会很高。而且还不仅是这种市值很高的项目,包括很多优质的新项目,他们其实没有那么多的钱去做一些宣发的预算推广,一篇文章十几万这个对他们来说是天价,然后也不熟悉媒体,渠道的推广又非常的狭隘。

用户获取不到他们想要的文章,而项目方广告投入成本也很大,因为多数时候宣发都依靠主流媒体,这对媒体行业来说也不是非常健康。

而且因为大家前段时间对于假消息都表现出异常的关注度,那针对这种新闻的真实性还有及时性,K站这种一站式性的社区对大家的需求度已经开始凸显了。

假如我们为优质的新项目,提供一个很重要的流量池。而这种流量池的共享机制是只要你是我们认证的项目,那么你本身就可以享有币看百万级的粉丝用户群的流量共享。

同时我们还支持社群管理,因为所有的项目其实它都有个诉求,它想要从点到面做好自己的社群文化。举个例子,现在为什么交易所要做投票上币,因为它不确定这个项目有没有用户群,所以它要变相的通过花钱上币才能证明你有粉丝。

我觉得这种方式不是正常的生态,本身项目证明自己的实力就需要有一个长久的阵地来。同时如果有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平台,投资者也能够知道你不是作假的,是积累了一些优质内容的,以及你的粉丝是怎么样的,或是说有很多大V都会加到这个社区里面,这也能说明你不是一个很虚的项目。

如何让媒体架构更加透明化?

现在的区块链媒体项目只能通过主流媒体宣发,这是唯一的渠道,目前大家的数据各方面都不太透明,而这本身就违背了区块链的初衷。

对项目方来说,他只看到一条鱼缸里的一条鱼,他就觉得很美。而有的人根本没有鱼缸,没有鱼,有的人找到了鱼缸里面有一条鱼他都觉得很欣赏,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构建很大的生态池,大家都游过来,大家就知道谁是最优秀最漂亮的那条鱼,大家一起构建这个文化,让优质的人更加优质。

建造社区是非常双向的,如果你是非常优秀的自媒体,我们有支付和打赏功能,通过内容变现。

而且我们K站是支持多币种支付的,我们支持市面上大部分主流的token,对于项目方也可以找到最适合的合作方,促进双方的连接。

K站优势

现在发token的内容社区或平台非常多,竞争白热化,运营肉搏战就要开始了,除了K站本身更加偏向大V写手的清晰定位,币看深厚的区块链基础,还有哪些优势?同类的币乎已经呼声很高了,K站如何赢得市场?

余芳:针对国外Steemit,以及国内的部分竞品来说,其实对一个社区来说最关键的东西,第一产品好用,更重要的是运营机制。

我不赞成非常强的token文化,不太赞同这种行为激励模式。在整个社区当中,社区里有两类人,一类人是内容价值贡献方,一类人是看客,这种模式更多的是在激励看客。看客分享评论点赞都能收到token,因为这样会导致整个社区的文化会变形不真实,他有可能不是为了读这个文章本身。

对于用户方来说,最好的回报是高价值的内容,快速找到他想要的东西。社区要激励的人是给用户提供高价值内容的人,但是激励的机制会更加专业。我们会引入专家节点,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引入一些项目方未来还有很多大咖。

我们会把生态中已经具有权威性的专家拉进来,他们会作为社区的节点方,帮我们找到社区中好的文章。那么这些精品的作者应该受到激励,和Steemit完全不同。

一个社区不能让大家义务劳动,优秀价值方可能还要构建一些付费文化,这些付费文化,他们是支持他们token支付,我们是支持所有主流数字货币以及token的支付,但是他被分割为币种token的小社群文化的人。

每一个自媒体也好,项目方也好,他愿意接受打赏的币种是有自己的文化的,所以我们会顺应生态本身的这种价值体系。

K站打赏机制

你们的打赏机制,是指各种代币、token都会接受吗?如果用户有需要的话。

余芳:比如说,你来建一个你们自媒体的K站,你可以选择一个你希望接受的币种。比如说你喜欢EOS, 那么你就可以把所有文章的支付接口设置成EOS, 其他人给你打赏都是打赏EOS;如果我喜欢ETH, 我建立一个K站,我会把我这个K站的支付体系设置成ETH, 别人进来的时候打赏的都是ETH, 就是这样的一种体系。

K站与传统的社交媒体区别共同点竞争力

token支付模式

从传统的角度,我们在产品上有一些特点,更多的,在产品设计上有一些创新。像币种、token的支付模式比较适合全球化的内容支付的基础功能,这个跟传统是不一样的。

专家节点模式

我们的专家节点模式,有点类似于现在大家比较流行的这种节点文化。

我们会放权,把内容的挑选以及内容产生的优质的激励机制融入区块链的节点文化里面。这个跟传统的也是不一样的。

还有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基于区块链的一些价值的、生态的技术点,我们会融进去,所以我觉得这个跟传统已经是不一样了。

最后一点,币看原本就有百万级别的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用户,我们建立社区的时候不是从零开始的。

像很多社群,他们可能是从零开始的一个项目,一个传统的社区他们可能都不是数字货币的用户,他们里面可能有5%,虽然用户量大,但是他们的用户群不一定有我们的精准。

我们本身就是一个精准的工具类的网站,然后加入了社交文化的元素。

K站是中心化的系统还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的?

我们的方向是去中心化,但是现在社区更多的是一些前期的机制,包括模式的构建,可能前期会是一些比较中心化的运营,还有中心化的产品的构建。

但是未来,我们都是以去中心化为方向,比如说我们的专家节点,包括token的激励机制,我们会把握。就是说现在你有粉丝和IP, 我们会分享我们的token出去, 这样的话其实是利益的去中心化。

我觉得一个社区,一个产品,最重要的去中心化就是价值和利益的去中心化。

我们会把整个社区未来的收益分享给所有前期,对社区有巨大贡献的内容创业者,这是利益的去中心化。

还有权力的去中心化,就是内容的选取,内容的价值,谁来评判,我们也会做到去中心化。还有未来可能会有很多这种在社区里面的生态,比如我们现在的功能是支持短微博,长微博,包括晒聊天。

未来社区总有各种各样的项目,他们想要去支持他们的token的支付,或者支持各种各样的功能,我们会把这个去中心化,也就是说大家的工具可以以非常开放的模式加进来,供所有未来的或者前期进站的人去挑选使用。可能是免费的工具,可能是自费的工具。我们会把功能性的多样化也进行去中心化。大概是这样的推进思路。

K站认证项目方

刚刚你说会对项目进行评判,是入驻平台的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评判,还是你们团队对项目进行评判?

余芳:我们团队会做初始化,因为所有东西都从零开始,虽然我们有用户群,但是未来在K站构建内容的人现在是零。

其实币看有的资源是我们对于整个行业内的公司,你们可以看到海报里面所有签约的公司,包括专家,我们是有这块资源的。

我们可以去认证某个人到底是不是某个项目的CEO。比如说Rootstock,经常有人在社区说他们的ICO币可以做代投,这种问题到处都在发生,相关方需要反复进行澄清。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我认识Diego,我们可以帮Diego,我们公司能够帮Rootstock做认证,让他进来。

他所有的项目计划可以在我们这里进行更公开的说明,你关注这个项目,那你就follow它。这个初期的认证需要我们来做,谁是比特大陆的吴忌寒,我们来做认证;谁是Rootstock的CEO, 我们来做认证。

未来如果我们认证了很多的专家,比如说认证100个专家,我们会在这些专家里面挑选很活跃也为社区真正做贡献的。

并不是说我认证了他就是专家节点,并不是这样的,他还要真正地为社区提供内容价值,他真的是社区的活跃用户,同时他也是认证的人,那未来这些人就会通过我们的机制形成这种评审专家节点模式。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是初始化的动作,也是我们的优势。未来我们会通过内容运营的数据,还有大家的行为,去形成这样的节点。

K站入驻媒体的选择

其实前期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收集大家的需求,同时我们会通过目前的推广品牌,我们会看你写的内容,比如说你经常写项目,并且项目本身不是很好,是很虚的东西,或者经常写一些代投的文章,不是很好的内容,如果你是这样的媒体的话,我们是不太倾向于把你作为我们的签约对象的。

未来偏向可能更多的是开放。但是前期签约的人更多的是能提供整个行业真正的价值的这种合作方,我们更鼓励这种,签约的是能共享我们这种token的这种激励机制的。

所以,我们会去同原来的IT的品牌内容创建的价值,你现有的粉丝量,我们去评估你的情况,然后进行挑选作为签约方。

未来K站是容易入驻的,但是要成为签约方是很难的。因为只有签约方才会变成我们主力的推荐的人群。一个社区很关键的一点是在初期的时候推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文化,用户看到什么内容就会形成这样的文化印象。所以我们初期还是更多地想要保证更精品的团队,或者说有价值的团队进来。

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个人,我很喜欢区块链,我现在就可以入驻K站吗?在上面发东西吗?

余芳:是的,在K站开放以后,你就可以加进来。但是说你现在没有粉丝,以前也没有积累,就可以以自由的自媒体的方式进来就可以了,不需要签约。可以非常自由地进来。

K站如何吸引用户

现在的社交应用要想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话,就需要探索,能用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全新的社交空间。具体来说,只有利用某种可经证明的非常稀缺的事物,才能吸引到大量的用户参与其中,在这个方向上,K站有什么突破吗?在吸引用户上。

余芳:我觉得我们的社区更多的是区块链,甚至是数字资产的应用尝试,因为我一直在反思,整个数字资产到底在哪里应用,区块链到底在哪里应用。

本身整个数字资产的行业,区块链的行业,就是一个投资属性很强的行业。投资属性很强的行业存在非常大的刚需,除了行情价格以外,我们提供所有的功能,还有就是信息消息。信息消息是现在所有的,包括股票市场也是一样的。

对于信息和消息,现在从原来有消息,到现在有高价值的消息,最准确的消息,最专业的消息,未来的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强,甚至大家都愿意付费,去拿到跟投资相关的消息和信息。

所以,我觉得本身这个数字资产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区块链和数字资产支付应用的领域,因为所有的人都是数字资产的粉丝也好,顾客也好,他们本身对数字资产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他们非常愿意通过数字资产为自己需求的消息和信息买单。

以前我们一直在讨论,某个数字资产支持什么游戏的购买,或者买一些咖啡,或者买一瓶酒,我觉得这本身就有一点隔靴搔痒,是很鸡肋的应用,可有可无。

但是,在整个区块链及数字资产投资领域,所有人都是持币客,包括愿意写相关专业信息的人,他们可能也都是数字或者区块链的终极粉丝,大家双方都非常认可这种价值,所以这种价值链条的供需模式就可以构建起来。我觉得本身数字资产行业就是一种区块链支付应用很好的场合。

K站的商业模式

前期的话,用户流量就是未来。包括腾讯几家都是通讯,它带来了大量的用户群以后,通过腾讯的游戏,能够带来很大的流量入口,我们的想法也是一样的。

前几年的时候,币看已经是比较知名的行情软件,我们的用户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收益,包括去年,我们虽然把场外交易给关掉了,但是当时因为我们有很大的用户群,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我们带来一些比较好的收益。

后期,我们有一些很多优质的国际的合作方,包括火币、OK、达世,有20个全年累计的PR合作解决方,也是因为我们有用户。等我们加入了平台以后,我相信整个币看的用户群是指数型增长的,因为现在全球签下了的这种不仅仅是行业内的,包括行业外的,这种签约的用户、IP可能都超过千万级的,所以说我们的用户群对数字货币认可度大。

有这么大用户群的产品,我相信未来的商业模式的空间是巨大的。而且我们也有下一阶段的考虑,包括交易,包括支付场景,包括更大的一些商业模式上面都有一些计划,但是都是基于K站能不能够成功,能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建出自己行业的优势。


K站运营

哔哔:币看之前积累的用户是国内用户比较多吧?

余芳:我们的国外用户已经达到了30%-40%。

币看在2012年的时候就建了两个站:一个中文站,一个英文站。因为当时英文站的海外用户数量很多,所以我们坚持中文英文双版本。

到了2016年我们还出了俄文版和日文版,所以我们是行业最早做国际化的产品团队。我们也在国际的金融峰会上做积极的,面向俄罗斯、南美、日本我们一直在海外做运营和推广。

哔哔:K站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向全球化更加推进了一步?

余芳:是的,现在和我们签约的有dash,其实他的主要用户群体在美国。很多优质的海外项目他们都愿意入驻,因为他们想要得到中国的用户。这样一来,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海外的用户。

哔哔:在2017年的时候很多人说会有很多的区块链应用落地,但是其实并没有。请问你觉得2018年区块链技术会有什么发展,应用汇真正落地吗?

余芳:我们还在观望,希望大家可以着眼于一些更实际的产品应用落地。但是目前来看,投资行业本身容易让大家浮躁,因为token本身很值钱,大家就不再去写代码。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保持初心。币看很多同事都是来自华为,董事长是原来一线的研发部部长,大家都是来自高薪职位,待遇都很好。很多都是技术极客,有自己的极客文化,放弃高薪工作来做币看。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开发的产品和运营的东西影响到一些人和事,影响数字货币资产世界,然后再影响到了全球的互联网金融世界。

我们希望可以作为浪潮的推手让自己可以对世界作出一些改变,这肯定是我们每一个技术出身的极客想法的初衷,这是我们团队的初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是行业最早做新闻聚合的,包括海内外的聚合。是为了方便用户,像壹比特也是合作伙伴。我们主动构建了一个机制,我们将收入的80%比特币分享给我们聚合的新闻源包括壹比特,这是我们一直保持的分享精神。

你可以发现,我们很少主动在币上发文章,原因是我们需要帮忙做PR的项目。例如严格地调查你的项目背景、你的团队,现在做什么等。严格的调查,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东西。

所以当时去年ICO高峰期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接一个项目的PR。因为找我们的项目非常多,风险太大。所以我们都拒绝了,因此也损失了很多营收。

我们觉得赚钱的机会很多,但是品牌损害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也不愿意用这个去换取钱。


哔哔News——人人都能看懂的区块链资讯

分享到:更多 ()
靠谱免费最好的手机挖矿app推广 炒币圈交易所注册链接 手机挖矿微信群联系方式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