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释迦摩尼成佛的精神境界 怎么做到的?@hasmart

大彻大悟和放下执着是否矛盾,若没有执着何来大彻大悟,释迦摩尼不也是执着n年才得来大彻大悟的?

秦始皇为什么对仙丹执着、对巧克力不执着?因为他那时候根本没有巧克力——秦始皇是这样,释迦牟尼呢?

释迦牟尼开悟后,同时代的人才知有开悟这回事,在这之前的瑜伽士、外道师们教的是一些相对高深但并不究竟的东西,这就像上大学,一般人戴上博士帽就止步于此,有个人却继续走下去然后取得了一些他人未曾有过的成就,大家一看啊,原来还可以这样,于是就用“觉悟者”定义了这个高阶成就。这个觉悟的第一人对成佛有执着吗?没有。他在没到达之前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所以不可能对这东西起执着。

后人追随世尊、渴望成佛,而释迦牟尼是没有“成佛”这个目标的,他只是行走,然后达到。传记文章写他说自己发誓不悟不起,这是本末倒置,是以后来人眼光去谈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样子——实际哥伦布只是开船逛,走到哪里算哪里,他哪知新大陆什么形状怎么去?他只是以前陆续探索发现过一些地方,听到传闻觉得有,估计有,那就探个险走走看而已。

在佛门故事中,释迦牟尼的成佛之路的确是几劫上亿年前其他成佛者走过的路,但这个路经过亿万年后,就像洪水洗刷无数遍的大地,是连房屋带道路早就一并冲毁了的,没有文献没有信史没有传承,所谓过去七佛更像是后人依据释迦牟尼的事迹搞的推古,是一种“既然你说人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那历史这么长,以前有别人开悟过也根本不稀奇”的经验式推理。而在释尊本人生活的当代,他几乎是一个人走在连淤泥都没有的沙漠上,前方没有向导没有脚印,哥伦布在海上至少还有罗盘,心灵之海里可什么都没有,难度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开悟之前释迦牟尼曾在其他人那里学证四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拿空无边处定来说,它是厌弃肉体,厌弃形状,厌弃一切物质化的世界,于是去形色而就空无,在此去就之际,你能说主体是在执着于空无吗?当然不是。他是对物质形态有执着,此执着令其深感苦恼,既然苦恼,那我放下不就好了?于是他放下。放下的同时就直入空无,这跟放下馒头手里就没馒头一样,你不能说他向往没抓挠,不能说他对空手状态有执念。放下是一放即落的,松开油门腿就不酸了,哪里需要对不酸起执着?

“成绩下来没?给我看看。”“你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事你都能搞定?出息大了”——人间是习惯朝一个人要结果的,这就导致我们思维固化,也总是以一个要达成目标的心态去理解修行这件事,因此才会认为开悟也是在追求和达成目标——这就像习惯揠苗助长的人看见石头缝底下长小草就以为它也在拼命努力一样。

没有啊。小草的生长是无为的,它只是按自然赋予的形态完成生命而已,它没有执着。揠苗助长是全然的有为,因我们对生长、结实、产量、品质都有要求有欲望,因此也就有了执着。认为世尊也执着,只不过是我们像看待小草那样、以己度人地对他进行了揣摩。

分享到:更多 ()
靠谱免费最好的手机挖矿app推广 炒币圈交易所注册链接 手机挖矿微信群联系方式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