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滴滴股票暴跌崩盘还能买吗?最近滴滴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

时事热点

丁辰灵:滴滴暴跌20%,强监管下滴滴何去何从?

路透社报道:中国监管机构以行动积极而闻名,但是在滴滴出行在纽约上市后仅两天就宣布对其进行调查,即使是老练的投资者也感到震惊。

灵哥今天就带大家完整的分析滴滴事件的来龙去脉,全文5000字,请耐心读到最后。文后有规避中概股投资风险的一些实用干货,欢迎阅读。

到底发生了什么?

滴滴在发给路透社的声明中称,“在IPO之前,滴滴对网信办分别于7月2日和7月4日宣布网络安全审查和暂停中国新用户注册,以及将滴滴出行从中国的应用商店下架的决定一无所知。”

而根据《华尔街日报》周一的特别报导,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出行在美国上市前几周,相关单位已经建议滴滴推迟首次公开募股(IPO),并对其网络安全进行彻底的自我检查。

但滴滴出行最终在当局没有直接下令叫停IPO的情况下,选择了继续推进。

滴滴给出的狡辩理由,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是,滴滴从不同监管机构收到不同的信号,有的机构是认可滴滴尽快上市的。

所以实际上事情已经很明朗,滴滴在多重监管主体间,在中国监管机构和美国资本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中游走,最终做了一个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定,而这个决定触怒了官方,不可避免招致了监管当局快速和愤怒的出手。

从中国监管当局角度,首先滴滴应该进行网络安全的彻底自查,消灭隐患。其次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中国当局当然属意的是中国核心资产在香港或者科创板上市,而不是在美国。

但从滴滴和背后的投资人角度,科创板是根本不会考虑的,香港市场固然不错,但香港的监管标准也较美国高,而且受到中国政府的影响较大。而时间并不站在滴滴这一边,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即使是冒着被美国投资人集体诉讼的风险,也要在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尽快放飞自我。

滴滴被审查后,网络上纷纷传闻是因为滴滴把数据打包卖给美国,这其实就和之前美国人说Tiktok数据会被中国拿走一样都太肤浅了。企业本身也好,企业背后的资本也好,是没有可能用这样小儿科的手段去获利的。

2020年6月1日,《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这部新制定的法律在第二条写的很清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以下简称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也就是说一旦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滴滴不是仅仅保证自己开发的软件没有隐私和安全问题就可以,滴滴还需要确保其购买使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没有问题。

所以《华尔街日报》的分析文章认为,一旦审查开始,过程可能持续数月,涉及到十几个政府机构,包括公安,国安和发改委等。

中国互联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隐私保护,所有的各类用户隐私信息数据在被各种盗用,明码标价出钱买卖。

所以先不谈中美对抗这样的大背景,即中国如果要建立一个和欧洲美国相当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体系,现在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不合格的,从软件到硬件到监管都需要深远的调整和整改。

而滴滴无疑是等不了的,美股的盛宴受到加息预期的影响可能随时会结束,滴滴的投资人是一定要赶上这最后的流动性泛滥。

而从中美对抗的大背景,对滴滴这样企业的前景也是极不明朗的。

13年的时候中美签了跨境监管合作的备忘录,备忘录规定可以向美方审计监督机构提供审计底稿,前提是要中方审核同意。但是美国法律是规定PCAOB(美国上市公司审计监督机构)是有定期查阅审计底稿的权利。

也就是说美方一直希望通过查阅审计底稿来了解中国深层次的数据,中国当然是不乐意的。但之前脸还没撕破时,那就大家都游走在灰色地带。

中美撕破脸之后,特朗普政府借瑞幸咖啡坑了美国普通投资人名义,搞了《外国公司问责法》,目的就是针对中国的上市公司。核心内容就是如果一家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将审计底稿、及其他相关数据交给美国(PCAOB)检查,那就应该立刻摘牌。

于是中国方面在2020年开始就更进一步就通过立法的手段通过各类国安法令,用法律手段防微杜渐,继续要求把相关数据提交给美方必须得到政府批准。

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两国商务部也据说有意愿要成立一个双边框架小组来探讨解决问题,但现在中美双方连两国首脑都还没见面,所以很明显,对于企业来说,两国官僚的共识短期是指望不上的。

美方当然知道中方禁止把数据交给美方,所以反华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6月就呼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应该阻止滴滴上市,除非它采用与其它美国上市公司相同的审计标准。

从滴滴角度,很明显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在上市合规问题上,他无法去站美国队(根本做不到),但是滴滴也不愿意去站中国队(接受主动审查,遥遥无期合规之后,估值大打折扣再去上市)。资本无国界,资本的想法当然是要占尽便宜,逃脱义务。在资本上要占美国流动性极好的金融市场的便宜,在实际业务上要占中国庞大的市场的便宜。

在一个稍纵即逝的窗口中,滴滴没有犹豫,选择了上。

防微杜渐的金融战

美国的金融霸权是一种定价权,也是一种话语权。在看好新兴市场某一块资产的时候,华尔街可以唱赞歌,华尔街的基金先进去了,然后新兴市场本地的钱,散户的钱都会被吸引进来接盘。等到玩的差不多了,华尔街操纵媒体一个变脸,首先跑路卖的是华尔街,等卖的差不多了,又可以反手通过卖空获得下跌的第二笔利润。

小到具体的一只股票,大到一个国家的货币,比如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泰铢,都可以这么操作。

自从中美关系恶化以来,美国部分政客号召开打金融战,号召让中概股公司摘牌,号召没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号召禁止美国资本投资中国企业等各类奇葩的声音传出之后。中国就要为破除美国的金融霸权做准备,这其中数字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一块,资本市场是另外一块。

开设科创板,港股允许同股不同权,目的就是要和美国的资本市场竞争,很明显科创板是承接硬核科技去的,而港股是去承接各类的互联网资产。

在美国搞乱香港,中国不得不通过国安法立法整顿香港从而带来大量富人资金转移到新加坡,纽约,伦敦之后,港股就被重新定位成要和纽交所纳斯达克竞争的市场。

要考虑极端情况,如果美国真的要跟中国打金融战,比如美国利用长臂管辖,鸡蛋里挑骨头冻结某些中国在美国的资产,那么同样中国也可以鸡蛋里挑骨头去冻结某些美国在中国的资产。

举个例子,特朗普政府在和中国打贸易战时,CNBC就报道过支持共和党的美国非上市公司首富科赫家族的一个高管在中国出差时,在出关时遭到了情报人员的调查。科赫工业在中国雇佣了十几万人,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CNBC评论说,这是中国通过科赫给特朗普政府的一个警告。

这是实体的例子,但在金融方面中国的筹码就不够多,除了仍然依赖美元之外,就是上百个中国最好的上市公司在美国上市,定价权话语权完全被华尔街掌控。

从中国角度,中国的核心互联网资产最好都在香港上市,而美资必须要投资到香港来才能享受到中国互联网的红利。

简单来说,美国政治精英试图玩的游戏是脱钩(de-coupling),中国要把水搅浑,要让中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分不开,但同时中国还保留对等的制裁能力。

美资在香港越多,中国手上的筹码越多,也才可能避免美国的某些反华政治精英走极端。

但这么一年下来,真正听话的是快手,老老实实在港股上市。而滴滴,满帮,Boss直聘这三家公司都在近期跑去了美国上市。

这对于监管层肯定是火大的不得了,滴滴在国内是拉人的老大,满帮则是国内拉货的老大,Boss直聘现在是招聘业的老大。这几家公司都是基础信息行业,滴滴和满帮掌握了中国人的个人出行和货运物流数据,不仅是掌握了隐私,而且实际上掌握了中国的实时各地区的经济状况。

个人工作信息的数据也非常敏感,如果美方情报机构要发展人员,通过个人工作信息可以完整通过大数据勾勒筛选出最符合发展的对象。

这几家公司无论如何都应该在香港上市,这样在监管上才能从业务到资本形成一个闭环。但这几家机构不约而同在近期密集却选择了在美国上市,无论是什么原因,无疑是站错了队。

滴滴还有没有未来?

没有哪个公司是像滴滴这样从一出生就有如此多争议的。

我们把滴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重金补贴阶段。在这个阶段,滴滴通过资本优势进行巨额补贴从而挤垮黑车和各个城市的出租车公司,一度引起各地出租车公司罢工。

这种巨额补贴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正当竞争,但是一方面中国发展太快,很多法律法规跟上的太慢。另外一方面,各城市的出租车公司本身也广为群众诟病。

滴滴在当时一方面抓住了科技创新的舆论制高点,另外一方面实实在在抓住了当时出租车行业的软肋,抓住了部分用户不满和市场提供者缺位的一个利基市场,从而成功的逼迫政府让步于资本。

第二个阶段,垄断阶段。滴滴一边收编黑车司机,一边通过并购吃掉了快的和Uber,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垄断。这时候滴滴就开始提价,在掌握定价权之余,并收取20%到30%的巨额佣金。

一个软件撮合平台,却要收取如此高的佣金,想当年滴滴就是用出租车行业的高佣金从而站在道德制高点的。

出租车管理行业有千般的问题,毕竟是属于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范畴。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是有投诉仲裁的渠道和机制的。滴滴形成事实垄断之后,实际上就掌控了出行行业的仲裁权和管理权,在享受巨额利润的同时事实上扮演了政府的角色。

于是本属于公共事务范畴的出行行业被资本化了。

那么获得了垄断地位,获得了高额利润的滴滴去干什么了呢?实际上什么都没干,而是利用垄断地位各种压榨供应商,司机和消费者。比如大数据杀熟,不同的手机会出现不同的价格,越是老用户,价格越高,手机越贵,价格也越贵。

第三个阶段,出事阶段。把利润留给自己,把责任扔给社会,这种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滴滴很快遭受了连续两次的司机恶性杀人事件,从而从高光跌落神坛。

从招股书上来看,滴滴中国总交易额最近三年持续萎缩,从2018年的2044亿跌到2020年的1890亿(有疫情影响的原因)。另外滴滴的交易频率是下降的,这也意味着滴滴这三年的客单价是在上升的。

也就是说滴滴拿着垄断带来的巨额利润这三年并没有做出什么名堂,既没有在国际市场获得太大的进展,也没有在其他业务上获得进展。无论是之前鼓吹的无人驾驶,还是最近为了上市抛出的造车的概念。

所以滴滴和其他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是不一样的,阿里腾讯都是有投资在硬核科技上的,比如阿里替代了Oracle的数据库,这不仅造福一家公司,而是造福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巨头是在把手伸向大妈的菜篮子才惹起了社会舆论的众怒。滴滴却不是这样,滴滴的商业模式从头到尾就是把公共福祉行业变成私人的垄断获利。

滴滴所处的行业同时具有公共服务和商业的属性,所以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追求合理利润,必须和社会责任进行平衡。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对待三大运营商的策略可以借鉴。3G的时代,中移动一家独大,中国政府曾经把3G最成熟的技术给了联通,而让中移动去承担最不成熟的国产3G标准TD-CDMA。

国家的监管目的并不是要搞垮企业,而是要形成可控的安全标准,鼓励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这其中最理想的情况是三家以上的竞争主体,因为两家会形成价格同盟,形成事实垄断。

滴滴仍然占据出行这块利润丰厚,增长迅速市场的领头羊接近垄断的地位。在竞争中卡住了很好的身位,如果滴滴能回到初心,平衡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那即使有新玩家入场挑战,那么滴滴不失三大运营商中移动那样的地位。

否则,社会主义的铁拳从来都不是说着玩的。到底是用户离不开滴滴,还是滴滴离不开用户,我们拭目以待。

(正文完)

关于中概股的投资风险规避

滴滴今天最终收盘跌差不多20%,灵哥财富课的会员们却未受损失,这是因为6月28日滴滴上市前我专门在我的知识星球提醒不要买滴滴。

图片

滴滴监管事件反映了投资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即如何避免这类黑天鹅事件带来的风险。

我跟大家主要谈的是要分清是否是限制条件的彻底改变还是误杀。

1. 是否是限制条件的彻底改变

我来举个例子,知名的一家电子烟企业,当下已经跌到了8元多,我在3月30日的知识星球中就提醒了关于牌照这一重大限制条件的改变。

图片

如果你不确定怎么办?或者你没有我这样独家信息源怎么办,那么不参与所谓的博反弹就是最好的策略。

2. 误杀

误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黑天鹅事件不实质影响该企业的基本面,比如几年前浑水做空新东方,那个报告错漏百出,在中国的人都知道新东方当时有多火爆,所以遇到那样的情况,大跌就是大买的机会。

还有一种情况是被拖累,无论是中美贸易战,还是中国反垄断,加上这次的安全监管事件,都会无辜错杀一些企业。但每一次的错杀,其实都是捡便宜的机会。

滴滴事件后续投资策略

首先,滴滴跌20%才刚刚开始,后续会有一个阴跌的阶段,考虑到审查很可能将持续半年以上,而半年之后滴滴还面临着前期机构投资人的解禁潮,所以现在一切都不够明朗,不妨持币以待。当滴滴完成了安全层面的合规审查,那必然股价要迎来一波反弹。我会密切关注这个时间点。

其次是涉及网络安全技术服务,涉及国产替代的公司很值得关注,这个板块将会迎来极好的一波大行情,我会做一些研究,发在我的知识星球上。

没有加入星球的同学,我强烈建议你们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会员。不仅你不会错过我分享的优质的高性价比的股票标的,还可以强力规避类似滴滴这样黑天鹅事件带来的风险。

丁辰灵
微信号:ding_chenling
投资人,科技财经作者

滴滴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ID:The_sun_also_rise)

滴滴这个问题,真要分析起来,其复杂程度,要远超过今天市面上所有的分析。本文简单写一下,供业内探讨,有很多个人认识,普通读者看看就好。

我全部采用截至目前已公开的信息作为讨论的基础,不包括私下了解的信息。《财经》旗下的公众号通过《中国进入网络安全监管新阶段》一文对截至目前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整理,这篇文章已经探讨的内容,就不再重复了。其他还有一些业内分析,过度集中于某一方面,也不展开。

首先讲,今天没有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胆敢让数据违规出境,这是一条红线和底线,只要还在中国做业务的互联网公司,是无人敢碰的。既然无人敢碰这条红线,那滴滴目前面临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业内的讨论已经涉及到了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关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中概股公司审计底稿的审查要求问题,这差不多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简单讲,根据美国2020年12月18日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通过PCAOB审计,将被禁止在美国任何交易所上市。反过来讲,如果中概股公司要保持美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地位,那么就需要接受PCAOB的审计,或者在三年后在美国退市。

PCAOB并不会直接审计在美上市公司,它的审计方式是:一是要求在美上市公司必须由受认可的审计机构进行定期审计,所谓“受认可的审计机构”对中概股企业而言,其实就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二是规定PCAOB可以抽查四大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底稿,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审计底稿出境”。这个问题我们在去年就已经讨论过(《美参议院通过中概股法案》)。

根据2009年《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过程中,提供相关证券服务的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在境内形成的工作底稿等档案应当存放在境内。”这其实就形成了一个法律冲突,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要求审计底稿能够出境,而中国要求不得出境。这个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中国证监会与美国证监会一直就上述问题进行协商,历次沟通情况在中国证监会的官网上都有公开披露,不赘述。简单讲,中方的希望是审计底稿不能直接出境,必须经由双边协调机制,也就是PCAOB的手不能直接伸到中国境内来,并且出境底稿的范围和标准也需要有相应的标准。

而SEC和PCAOB显然很难让步,因为在美上市的几乎所有国家,都遵守了PCAOB能够直接审计的要求,中概股其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站在美国资本市场监管者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合理理由呢?其实是有的。在美国资本市场融资,遵循美国监管要求,这是正常的要求。美国监管要求的初衷是保护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SEC和PCAOB在中概股问题上比较强有力的理由是,过去若干年中概股的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例如去年的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其实也给足了SEC和PCAOB以口实。

所以中方的取态是,既不愿与美国资本市场断开联系(走向脱钩),也不能不捍卫自身的安全。从中国证监会历次关于此问题的新闻发布来看,双方关于审计底稿问题上的谈判是焦灼的,但中方仍然在积极努力。

滴滴赴美上市就是发生在上述大背景下。中国的网络安全立法进展很快,各主要国家其实都在抓紧构建自己的数据主权立法体系,全球化的新趋势就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上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手段,那么国家将要面临的风险将会非常大。

滴滴问题的关键是,尽管从数据安全角度滴滴和其他企业都不敢越雷池半步,也就是肯定不敢将数据违规出境。但从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来看,如果PCAOB要求滴滴的审计底稿出境,会不会成为一个让约束体系功亏一篑的漏洞呢?坦率地讲,这在目前是一个很难判断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种风险在今天来看仍然是存在的,并且还不小。

在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审计底稿到底是什么。从上市公司实务来看,定期审计是各国证券监管规则都会要求的,审计报告由独立审计师出具并且需要发表意见,是上市公司需要定期披露的重要文件。审计报告虽然展现出来的基本都是财务信息,但审计要求本身其实已经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业内通常会开玩笑的讲,审计机构对企业的了解往往要超过企业对自身的了解。

这是因为审计机构在撰写审计报告时,需要在遵循各项监管规则的前提下,去审查企业经济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财务处理的合规性,而不只是简单看账本。同时,审计机构还将充分了解企业的存量资产情况和未来一段时间资金安排情况。而审计机构了解上述信息的企业原始文件、对原始文件的记录或对企业各层级的访谈记录,就构成了所谓的审计底稿。

审计的初衷是为了向投资者展现企业真实的一面。但今天审计底稿出境的风险却在于,在时代大背景下,PCAOB的审计信息真的只会用于审计本身吗?

业内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既然全球主要国家赴美上市都可以让审计底稿出境,那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呢?这难道不是遵循全球资本市场的惯例吗?这种声音似乎对过往几年中美在经贸领域的激烈争斗视而不见,对美国完全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对中国的各个专项立法视而不见,还认为今天及未来中美仍然处在曾经的“蜜月期”。为什么欧洲、日本的企业能够接受PCAOB的检查要求?不如换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国家和日本能够接受美国驻军呢?

我们看到,过往数年美国通过立法对中国某些行业的打压是十分精准的。为什么今天要强调网络安全审查,要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企业”进行更加特别的监管。这种监管首先不是对内的,而是对外的。也就是上述我们提到的,各国都在构建自己的数据主权体系,这个体系是不容有漏洞的。

今天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企业的审计底稿信息经过脱敏处理之后出境是没有问题的。坦率的讲,“脱敏”二字讲起来特别容易,但做起来却特别难。因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在实务中的感受是,确定个别信息敏感是容易的,但整体信息本身是不是敏感,才是最大的问题。尤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企业而言,其采用的关键设备、整体布局、投资目标等,很难讲不是敏感信息。而当若干行业的整体信息全部呈现出来的时候,基本也就能够充分了解这个国家的一切。

因此,这就让双方关于审计底稿问题的处理变得非常困难。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双方协商得当,允许确定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一定是有行业差异的;同时,成熟一个行业再放一个行业。但即便如此,只要赴美上市,主动权就会在美国手中。因为在美上市企业一定需要遵循美国的监管要求,而美国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规则。如果到了今天,还认为美国的“法治”是全球中立的,会平等的维护各国企业的利益,那似乎需要先去反思一个问题,为何连作为盟友的默克尔都会被监听呢?

所以站在超越单个企业的层面,站在国家层面,成本最低的方案是什么?是那些可能导致风险不可控的企业,尤其是目前涉及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企业,不要去美国上市,或者最次,在目前审计底稿问题焦灼的时候不要去强上。

这对企业来讲有点为难,因为中国现行证券监管框架下,以VIE架构赴美上市其实是不需要境内特别的审批的。也就是,在目前这个时点,在上与不上这个问题上,从法律上而言,企业仍然是有选择权的。但超越法律层面来讲,企业其实要选的是优先国家利益还是优先股东利益。

根据媒体的披露,滴滴应该是被要求过尽量留在中国境内上市的,或者至少在完成网络安全审查之前先不要赴美上市。但看起来的情况是,他们好像选择了股东利益优先。事实上,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海外上市,都是以VIE架构去绕开了国内的牌照监管问题,这个架构是历史的产物,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但它也是在曾经本国经济相对落后、资本市场薄弱的情况下在利用外资和维护安全方面博弈后形成的一个灰色地带。

滴滴上市无意间其实暴露了VIE架构最大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当企业选择股东利益要强行海外上市的时候,中国的监管机构看起来只能做事后救济,而不是将风险防范控制在事前。滴滴其实是以一己之力打破了VIE架构这样一个历史形成的官企默契的中概股海外上市模式。

那滴滴会不会按照PCAOB要求让审计底稿出境呢?这其实不是滴滴能决定的,因为PCAOB只会去审查四大而不是去审查上市公司本身。

尽管在2019年我们就已经开始提醒要十分关注《外国公司问责法》对中概股带来的冲击,但最近两年来,仍然有大量中概股企业赴美上市,它们的心思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套现,给先期投资者有一个交代,然后大不了再从美国退市,回到香港或者A股再上。

这就是当前还在排队赴美上市的所有企业的小心思。究竟是企业的格局太低导致他们无法认识到更宏观层面的问题呢,还是资本的力量太强导致他们不得不做出出人意料的选择呢?我们还不知道。

滴滴上市,可能无意暴露了中美长期竞争态势下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如果美国严格执行《外国公司问责法》,在审计底稿需要出境的情况下,未来哪些中资企业还能够赴美上市或继续维持在美上市地位,而不会对正在建构的安全体系造成冲击。
  2. 历史形成的VIE架构赴美上市模式,是否到了需要变革的时点,如果国家层面不能有效控制涉及安全的企业赴美上市,那后续的治理成本有多大,需要严肃的评估。如何在中美经贸不脱钩与安全体系建构方面寻求新的平衡,这其实是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分类治理。这个问题不能再模糊下去了,需要尽快制度化。
  3. 作为GDP即将超越美国的国家,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建构确实到了一个关键时点。过去几年,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都在发生很大变化,但很显然,变化也才刚刚开始。
  4. 当某个行业只剩一家私有垄断企业时,治理难度无论放在哪个国家都是非常大的。后续我们会专门行文谈美国的反垄断进展,去集中化将是这个时代全球反垄断的趋势。
  5. 在这个充满风浪的大时代,不同企业的选择,一定会导致它们有不同的未来。既然滴滴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剩下的各位,就一路平安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ID:The_sun_also_rise),作者:慕峰

滴滴如此下场,到底得罪了谁?

作者:古原
来源:古三古四(gh_a68d56c34119)

滴滴今天已成出行软件的巨头。

程维创办滴滴至今刚好九年,2012年6月就是其开创滴滴的时候。

首期投资80万,第一版软件是外包的,外包价9万元。

这个漏洞多得跟筛子一样的外包产品让滴滴打车的技术部门擦了一年的屁股。

到年底时,帐上只有一万块了,这时金沙江创投挽救了滴滴。

而滴滴的市场启动,不是有些人想的那么的复杂,就是靠地推。

业务员一个一个找出租车司机谈。

滴滴找到出租车公司,想做批发式销售,结果所有出租车公司的反应是,你有交委的文件吗?没有的话,请你滚。

在出租车公司看来,调度出租车那是只有政府交通部门才有权干的事,你怎么能让一个第三方软件来调度呢?

创业半年后,滴滴在线的司机也不过一百个。

拿到金沙江创投后,滴滴的地推团队才开始全面发力,向各个城市推广。

而这时,滴滴是面临着几十个竞争对手,各类打车软件瞬间冒出来了。

让滴滴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是他们强大的地推队伍和超级强大的执行力,滴滴老板程维出自阿里,这是阿里系的文化基因。

2013年,支付大战开始。

腾讯给了1500万美元给滴滴。

滴滴搭上了支付补贴大战的超级游轮。

滴滴开始启动网约车业务,这时,在中国的法规当中,这是违法的,因为私人车辆是非营运车辆,上路营运,是完全非法的。

各地运输管理部门纷纷在各交通要道设卡堵截,抓住少则罚款一万,多则几万。

一个城市经常出现数千司机被罚款的情况。

而在早期,滴滴是会报销罚款的。

滴滴的信心来源于民意和对中国政府开放互联网产业的信心。

当时民意一股脑地站在滴滴这一边,人们对传统出租车的怨气一下爆发了,网上无数民意力挺滴滴。

2014年,两会期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政府应当进一步简政放权。他举例说,安装在手机上的打车软件,一度在很多地方被一些部门“禁用”。

马化腾话音刚落,领导就伸手“点”向坐在后排的部委负责人。“你们认真了解一下,给我一个报告。”他说,“我不是‘以言代法’,你们要认真调查研究,如果有问题一定要切实解决。”领导还对马化腾说:“你们的例子很生动,说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需要我们加快改进。”

领导随后在多次讲话中,力挺共享经济,并提出互联网+的理念。

随后各部门承认网约车合法地位,并开始制定相关法规。

而在法规推出后,滴滴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

滴滴发出了《关于网约车征求意见我们的一些看法》一文。

对网约车限定司机户籍、限定车型等一系列管制表示不满。

而此时,滴滴已完成对优步的收购,对网约车的补贴开始减少。

这时,网上对滴滴的支持则大幅减少,为什么,因为滴滴会涨价了。

2015年,北京暴雨,滴滴根据需求与服务网约车数量的关系对比,自动上调价格,部分线路调价高达4倍,这时,民众开始走向吐槽滴滴之路了。

完全不顾恶劣天气后,猛涨的需求与有限车辆之间的矛盾,网上狂骂滴滴的暴民乌央乌央的,你没有社会责任感,一到灾难天气,你就涨价。

从这之后的每一年,碰到灾难天气,滴滴调价总是被网民吐槽,成为惯例了。

滴滴依然一往无前,扩大自己,收购快的,击败UBER, 成为国内出行霸主。

这时,滴滴喊出的口号是目标日成交一亿单。

但程维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快要来临了。

在补贴减少后,司机从对滴滴的感谢,成为了通天的怨气。

你不过就是提供了一个软件服务,凭什么抽这么多成?

哪怕多跑还是有补贴,哪怕滴滴不过只是减少补贴而不是停止补贴,司机们在网上还是疯狂地攻击滴滴的提成比例,而这时的滴滳依然是亏损大户。

民意正式站到了滴滴的对面,滴滴成为千夫所指。

司机成为弱势的代表,民意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司机这一边,丝毫不顾滴滴只是一个服务于司机的工具,也根本没有认识滴滴的提成大部分还得以补贴方式返还给愿意多跑多拉的司机,总之滴滴就是压榨司机的元凶。

网民不光同情司机的抱怨,还发现滴滴的价格比以前更高了,因为户籍和车型的限制,导致能进入市场的车辆变少,供需发生改变,价格因此上涨,但网民不管,只要你价格高,那就是滴滴黑心。

其实,这时的滴滴已岌岌可危,只需要一根稻草,就可以把他压倒。

稻草来了。

2018年5月5日晚上,空姐李明珠在执行完郑州-连云港-郑州-绵阳-郑州的航班后,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结果惨遭司机杀害。

虽然几日内司机抓获归案,但这成为一件滴滴无法承受的重大公关事件。

在黑车时代,这样的命案不知道多少,甚至有很多案件根本就无从查起,但在滴滴时代,滴滴得为一个暴徒承担责任。

在公众的眼里,你既然大,那就得承担起识别罪犯的责任。

一纸禁令,将当时滴滴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顺风车业务叫停。

这一停,就是数年,到现在,滴滴的顺风车业务还不能完全开展,比如500公里以上的顺风车业务就不能开展。

众多对手蜂拥而上,抢夺滴滴留下来的空白市场,但在重大治案案件的影响下,全行业管制都加强了,其他对手的机会并不太多,滴滴依然保持行业一哥地位。

至2021年,至今亏损的滴滴再也熬不住高达千亿的投资了,选择了上市。

上市没几天,一纸通告下来,滴滴被认定为非法收集用户信息,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虽然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滴滴做错了什么,但网上还是一片幸灾乐祸的声音,这已经成为惯例,任何大企业受到打压,总是引发民间舆论的狂欢。

抖音以国家安全理由被川普搞的死去活来时,还有不少网友在声援抖音。

而这一次,程维很孤独。

我的江西老乡程维,并不明白自己得罪了谁。

屡遭打压,到底是因为什么?

他真的做错了什么吗?

有人说,滴滴上美国上市,是政治错误。

美国无数股民持股滴滴,才是对中国有利的事情,因为这会减少战争的风险。两国人民利益紧紧相连,才能阻止战争。真要投资滴滴,买美股也不是很难。

有人说,因为滴滴太大了。

滴滴开创了一个行业,创造了数百万人的就业,打破了传统出租车的行政垄断,服务了数亿人的出行。

今天的滴滴,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这是非常伟大的企业。

我几年前还在为中国的市场化高歌,因为UBER在日本落不了地,UBER和滴滴在台湾被赶出市场,但今天这一幕,让我有些悲凉。

到底滴滴做错了什么,没有公布,所以,政府的管制手段我且不评说,仅就网民的狂欢,就让我侧目,这世界怎么了,为你提供方便的企业,反过头就咬他一口,对着企业的伤口撒盐。

这些人永远也想不明白,有人想赚你的钱是好事,因为他要赚你钱就必须讨好你,就必须为你提供价值,你才会心甘情愿地交钱给企业。

没有人想赚你的钱的日子,你没有经历过。

国营商店里贴着不许打骂顾客的标语,你可能没有见过。

没人想赚你的钱,你就只有服从、忍受的命运。

现在互联网大佬圈估计是风声鹤唳了。

马云消停了,不敢乱怼了,程维意气风发地为行业发声也成为过去了。

阿里巴巴近两百亿的罚款,没有法院宣判,一个市场监督总局一纸文件几天内就搞定了,阿里没有走行政诉讼,直接认栽。

而美国政府起诉脸书垄断被法院驳回了,起码,美国不是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让企业屈服。

下一次,不知道轮到谁了,网络暴民们已经在指名了,搞马化腾!搞王兴!

这让我不寒而栗!

唉,在中国,优秀的企业家现在真的太不容易了。

作者:古原
来源:古三古四(gh_a68d56c34119)

井底望天点评:只说了程维,没有说柳青。

女孩乘滴滴遇害_正确乘坐滴滴平安乘顺风车建议_天助自救者@范秦

滴滴区块链_共享出行领域区块链应用_区间集

互联网平台企业垄断的危害:举例说明什么是生产资料?普通人如何掌握生产资料?@天上不会掉馅饼

需求侧改革是什么意思含义内容?对宏观调控进行的改革,对宏观调控进行的改革@前沿观察@政事堂2019

分享到:更多 ()
靠谱免费最好的手机挖矿app推广 炒币圈交易所注册链接 手机挖矿微信群联系方式

来评论吐槽 2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1. #1

    上面有个古三古四的再给滴滴叫屈,只讲了滴滴的贡献,却没说到他的恶。滴滴是典型的屠龙少年终成恶的代表。网约车的兴起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滴滴只是成功者,不是开创者,所以,让民众出行便利的功劳不能算在他的头上,没有他,还会有快滴,有uber,有曹操出行。滴滴只是那一众少年里脱颖而出的一个。但此时,他也成了一个恶魔。网约车为什么会兴起,从前为什么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就是因为出租车行业的不方便以及乱收价。出租车吃完司机吃乘客。现在呢,滴滴的吃相又如何?出租车好歹还有政府监管,有点顾忌,滴滴打着资本的旗帜,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疯狂吸血,竟然还是可怜的受害者。滴滴的发展史与程维不想过多讨论,但现在的滴滴,算是一家中国企业吗?最大的股东是日本软银,他要上市的是美国。你说他是要去割美国人民的韭菜曲线救国吗?不是,种种消息都是它要套现,给那些资本家赚钱,中国的监管他等不起,只能去美国,ZF出手是因为他大吗?是他极可能影响到了国家安全。现在中国在干什么?反垄断!!美国那种资本家话语权大的可怕的国家也在反垄断!!为什么要反?当滴滴成了出行的唯一选择,所有的人就只是砧板上鱼肉让他肆意吸食。我恨你,但偏偏需要你,这就是为什么出租车当年会被仇恨而如今是滴滴会被仇恨的原因所在。为什么要有竞争,如果有几个对手,滴滴会如此放肆吗?你家高我去别家?但现在有得选吗?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滴滴也是中国互联网畸形的第一胎。从滴滴开始后,这些有钱的资本大佬发现一个新的模式,前期玩命烧钱,培养用户习惯,收购打垮对手,形成垄断。从前出租车只是有钱人的代步工具,滴滴烧钱将一帮普通人也烧的习惯打车,当他提高佣金之后,你的双脚早已经不愿意走了,只能去继续用。然后滴滴一边收佣金,一边准备上市割韭菜。真正的市场应该是制造者创造价值,中间商分发价值,消费者享受价值。按照社会主义的观点,那最多的应该是制造者,但现在是中间商两头吃,一面剥削制造者,一面压榨消费者,一个买办,靠一个软件,就享用的社会财富的大头,当所有人都想去当买办?谁来创造价值?当所有的财富都集中于买办?谁又愿意创造价值。中国互联网的大佬全是一群群买办,滴滴是这样,美团也是这样。共享单车为什么没有成功,因为这群买办需要自己去配车。上面说,为那么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简直笑话,那是因为监管放开了,如果当年黑车也合法,谁愿意去给滴滴送钱。其他公司不给员工缴五险一金都是违法,滴滴有没有给这些司机缴纳五险一金,有没有加班补贴?企业家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好的生活,而滴滴美团之流只不过是赶上了这个时代,一帮资本买办联起手来的皮包公司,就摇身一变成了企业家?华尔街那帮人全是用张三的钱赚李四的钱。靠的是股票,滴滴美团用张三的资本赚李四的资本,只需要一个软件。马克思说,资本家是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他没有想到那些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有一天也会啥都没有的人压榨。最后,古三感叹,中国的企业家太不容易了,是啊,真正的企业家是不容易,但滴滴之流,一个买办,也算企业家???

    金口难开3年前 (2021-07-10)回复
    • 数据监管的问题,你想多了。

      admin3年前 (2021-07-10)回复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